粲粲襄陵翁,大岳九世孙。
文章老益奇,于道见本原。
我生植艰虞,惨澹风霾昏。
挽翁共出力,一廓扶桑暾。
芬馥蓺兰芷,神奸伐蛟鼋。
此志竟萧条,相顾声为吞。
远游负深衅,行偏西南坤。
忆昨遇江上,携手庐山樊。
林间接软语,穷尽兴衰根。
三年隔瘴海,岂谓我尚存。
何尝知枣梨,颇亦闻风幡。
读翁三友篇,雅契久弥敦。
江南盗云扰,崛起巢与温。
翁今渺安在,犹滞修水源。
我病寄闽岭,栖息僧家园。
百念悉灰冷,窥见易象浑。
区区不自量,信笔笺微言。
逝将从翁游,淬砺删其繁。
三圣邈已远,万古同所尊。
何当进此道,对坐虚明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其内容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尊敬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
周元仲来自湖外传示嵩老赠东林圭
“周元仲来自湖外传示嵩老赠东林圭” 这一句描述了周元仲从远方传来的消息,他告诉李商隐嵩老赠送了一块东林圭(古代的一种玉器)。
粲粲襄陵翁,大岳九世孙。
“粲粲襄陵翁,大岳九世孙” 这两句描绘了周元仲的形象,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像大岳一样崇高,他是大岳的九代后裔。
文章老益奇,于道见本原。
“文章老益奇,于道见本原” 这两句表达了周元仲的文章越老越有奇趣,他在文章中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我生植艰虞,惨澹风霾昏。
“我生植艰虞,惨澹风霾昏”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自己生活的困苦和艰难,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和迷茫。
挽翁共出力,一廓扶桑暾。
“挽翁共出力,一廓扶桑暾”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想要与周元仲共同克服困难,就像太阳升起驱散黑暗一样。
芬馥蓺兰芷,神奸伐蛟鼋。
“芬馥蓺兰芷,神奸伐蛟鼋” 这两句表达了周元仲在文学上的成就,他的作品芬芳馥郁,能够战胜邪恶的力量。
此志竟萧条,相顾声为吞。
“此志竟萧条,相顾声为吞”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对于周元仲志向的失望,他们彼此看着对方的声音,都被淹没在声音中。
远游负深衅,行偏西南坤。
“远游负深衅,行偏西南坤” 这两句表达了周元仲远离家乡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的行程偏西偏南。
忆昨遇江上,携手庐山樊。
“忆昨遇江上,携手庐山樊” 这两句回忆了李商隐与周元仲在江上的相遇,他们在庐山的山脚下携手同行。
林间接软语,穷尽兴衰根。
“林间接软语,穷尽兴衰根” 这两句表达了他们在山林间交流时的柔和话语,讨论着人生的兴衰根源。
三年隔瘴海,岂谓我尚存。
“三年隔瘴海,岂谓我尚存”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与周元仲分别三年后重逢的情景,他问周元仲是否还活着。
何尝知枣梨,颇亦闻风幡。
“何尝知枣梨,颇亦闻风幡”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对于周元仲的思念,他不知道周元仲是否还记得他,但他知道周元仲可能听到了有关他的事情的消息。
读翁三友篇,雅契久弥敦。
“读翁三友篇,雅契久弥敦”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阅读周元仲的《三友篇》的感受,他感到非常亲切和满意。
江南盗云扰,崛起巢与温。
“江南盗云扰,崛起巢与温”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对于南方盗贼的侵扰的担忧,以及对于周元仲可能受到威胁的担心。
翁今渺安在,犹滞修水源。
“翁今渺安在,犹滞修水源”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对于周元仲下落的关心,他想知道周元仲现在在哪里,是否还在修水这个地方。
我病寄闽岭,栖息僧家园。
“我病寄闽岭,栖息僧家园”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因病寄居在福建的山岭上,居住在僧侣的家中。
百念悉灰冷,窥见易象浑。
“百念悉灰冷,窥见易象浑”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对于世事的淡然,他已经看透了世间的名利和虚伪。
区区不自量,信笔笺微言。
“区区不自量,信笔笺微言”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对于自己能力的怀疑,他觉得自己并不足够强大来书写重要的文字。
逝将从翁游,淬砺删其繁。
“逝将从翁游,淬砺删其繁”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的决心,他要追随周元仲的学习之路,通过磨炼自己来简化复杂的事情。
三圣邈已远,万古同所尊。
“三圣邈已远,万古同所尊”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对于古代圣贤的敬仰,他们的影响力跨越千年,永远被尊崇。
何当进此道,对坐虚明轩。
“何当进此道,对坐虚明轩” 这两句表达了李商隐对于实现自己理想的愿望,他希望能够与周元仲一起坐在明亮的轩窗下讨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