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避世士,酷爱九日名。
独酌东篱下,悠然得此生。
我辈正羁旅,佳节安可醒。
相携陟翠巘,置酒松间亭。
菊蕊弄新黄,橘苞破微馨。
鬓边插茱萸,未觉巾帻倾。
云山蔼佳色,风林动疏声。
慷慨念平昔,醉舞属群英。
国步方缀旒,衣冠正漂萍。
山河举目异,望远若为情。
方期汗漫游,天池濯吾缨。
何必楚囚泣,牛山良可轻。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全诗四十二句,每句七字,对仗工整。“我辈正羁旅”,点明诗人当时的处境。颔联“佳节安可醒”承首联“酷爱九日名”,写在节日里独酌,悠然自得,享受人生。颈联承接上文,抒发感慨。尾联由饮酒而想到游山玩水,以期“汗漫游”。
【答案】
译文:陶渊明避世隐居,喜爱重阳节的美好名声。一个人独自在东篱下饮酒,悠闲自在地生活着。我们这些人正在羁旅之中,佳节怎么能喝酒?相携着登上翠绿的山峰,在松间亭中置酒,菊蕊开得正鲜艳,橘子花苞发出淡淡的香气。鬓边插着茱萸,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称心的事。云山景色美丽,风吹动树叶发出声响。想到过去平素的日子,忍不住慷慨激昂地说:“过去的事情,值得思念。”国运方兴未艾,但朝廷却像飘浮的浮萍一样。山河已经改变,远望故乡,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畅游四方,到天池洗刷一下我的衣帽。何必像楚国屈原那样悲叹自己被囚?像牛山一样为不能回家而悲哀?赏析:
此诗作于唐乾元二年(759)作者流寓江陵时。当时他虽身处异乡,但仍保持着清高气节和超然情怀。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
首联两句是说诗人热爱重阳节的美好名声。陶渊明的诗作里,经常提到“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诗人在秋天饮酒赏菊,过着闲适的生活。他喜欢这个节日的原因,就在于这一天人们要登高远眺,观赏秋色,饮菊花酒。
颔联两句说诗人在节日里独酌一杯,悠哉游哉地过一天。这里“独酌”二字,表明了他内心的苦闷。“独”字,说明诗人与世无争,不愿参与世俗纷争;“独酌”则表明诗人孤独寂寞,没有人可以倾诉心事。诗人用这两个字概括了自己的处境和心境。
颈联两句说诗人看到别人都在一起欢宴庆祝,而他却一个人在东篱下饮酒,感到非常孤独。这两句诗写出了他在节日里的心情。诗人在节日里饮酒赏菊,过着闲适的生活,但他却感到孤独。他看到别人都在欢庆,而他却独自一人饮酒赏菊。
尾联两句说诗人看到云山景色美丽,风声悦耳动听,不禁想起了往日的欢乐时光。诗人在诗歌里常用云山来比喻自己的理想境界。这里的“云山”指的是美丽的江山大地。诗人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不禁回忆起往日的欢乐时光。
诗人在诗歌里常用云山来比喻自己的理想境界。这里的“云山”指的是美丽的江山大地。诗人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不禁回忆起往日的欢乐时光。
这首诗作于唐乾元二年(759),作者流寓江陵时。当时他虽身处异乡,但仍保持着清高气节和超然情怀。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