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诏平明走玉珂,夕郎持节越山阿。
西风旗鼓催行色,南国莼鲈助醉歌。
邻寇未销谋可尔,部氓犹困政如何。
番禺今得长城利,推此求功曲突多。
【注释】
飞诏:皇帝的韶书。平明:早晨。走玉珂(kē):步行,以玉珂为步声,形容走得很快。夕郎:指程某,晚辈之称。持节:持朝廷颁发的符节。越山阿:在越州的山间。南国:这里指南方地区。莼(cun)鲈(16ū):两种水生植物。助醉歌:助兴而唱的歌。西风:秋风。部氓:百姓。番禺今得长城利:现在获得长城的利益。推此:凭借这个。求功曲突多:寻求功绩。曲突:改变烟囱的形状,使空气流通,比喻改进措施。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程某同朝为官,感情甚深,故有此赠别之作。
起二句写程某赴任时的情景。“飞诏”三字,既表明诏书的迅速下达,又暗示程某此次受命之重;“平明”则说明是在清晨出发的,可见程某对这次出使任务的重视程度。“玉珂”,即玉饰马勒,此处借指程某骑马行进之快。“夕郎”、“持节”等字,既点出了程某的身份、使命,又表现出他赴任的急切心情。“越山阿”三字,不仅交代了行程的遥远和艰险,而且暗寓了程某此行的艰辛。“西风”、“催行色”等字句,则渲染了旅途中的凄凉气氛,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之情。
过片后两句写离筵上饯行的欢乐场面:“南国莼鲈”(用范蠡事)助兴而唱的歌,表现了诗人送别程某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未销”三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程某此行能否成功的忧虑,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不能随行相别的遗憾之情。“部氓犹困政如何”,既写出了百姓疾苦的现实,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忧国之心。“番禺今得长城利”,既赞扬了程某此行将取得的政绩,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成功的美好祝愿。结尾两句写程某此行的成功及自己今后的努力:“推此求功曲突多”,既赞美了程氏的才干,又表示了自己要向程氏学习,锐意进取之意。
全诗以送别为题,实则是一首颂扬程某的佳作。诗中没有直接歌颂程某的政绩,而是通过描绘其赴任途中的情景以及饯别宴会上的情态,间接地表达了对程某的赞赏之情。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如“莼鲈”典指范蠡事、“曲突徙薪”典指曾子事,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诗语言清新流畅,风格朴实自然,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诗歌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