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去千年重此山,不禁风雨屋摧残。
金能点化空谈易,钱欠通神着力难。
支厦终非一木了,成裘未免众毛攒。
洞天有分人人到,轮奂峨嵯起笔端。

题罗浮冲虚观化缘疏

仙去千年重此山,不禁风雨屋摧残。

金能点化空谈易,钱欠通神着力难。

支厦终非一木了,成裘未免众毛攒。

洞天有分人人到,轮奂峨嵯起笔端。

注释:

题词:为冲虚观的化缘(布施、施舍)而作

仙去千年重此山,不禁风雨屋摧残。

仙者离去已有千年,这座山依然屹立不倒;然而,它经受不住风雨的侵蚀而日渐残破。

金能点化空谈易,钱欠通神着力难。

金子虽然可以点化万物,但空谈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金钱可以通达神明,但想要获得力量却非常困难。

支厦终非一木了,成裘未免众毛攒。

大厦不是由一根木头建成的,做成衣物也难以避免有许多细毛。

洞天有分人人到,轮奂峨嵯起笔端。

既然有这样的缘分,那么人人都会来到这里;而且这里的风景如同画卷一般美丽,令人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修行和生活的哲理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仙去千年重此山,不禁风雨屋摧残。”描绘了仙人离去后的山景,以及风吹雨打对房屋的侵蚀。这两句既展示了山的坚韧,又暗示了修行者的艰辛。

诗人转向对修行者的态度,提出了“金能点化空谈易,钱欠通神着力难。”的观点。他认为金子虽然可以点化万物,但空谈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金钱可以通达神明,但想要获得力量却非常困难。这两句诗揭示了修行的艰难和复杂性,以及金钱对于修行的重要性。

诗人描述了修行中的两个典型场景:“支厦终非一木了,成裘未免众毛攒。”这两句诗描绘了大厦是由多根木头搭建而成,做衣服也难免有许多细毛。这两句诗强调了修行的复杂性和细致性。

最后四句“洞天有分人人到,轮奂峨嵯起笔端。”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成功的期待。他认为既然有这样的缘分,那么人人都会来到这里;而且这里的风景如同画卷一般美丽,令人向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修行环境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绘和对修行过程的分析,展现了修行的艰辛、复杂和美丽,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修行成功的喜悦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