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既迫寒且饥,异时严警如边垂。
弃捐沟壑死锋镝,有如秦越视瘠肥。
公来随车霈灵雨,织妇耕农闻好语。
爱民戢吏政不苛,兵兴敢避科徭多。
诗句释义:
- 赤子既迫寒且饥,异时严警如边垂。
- 赤子:比喻百姓,指普通百姓。
- 迫寒且饥:形容百姓生活困苦。
- 异时严警如边垂:将来的严刑峻法会像边疆一样遥远和严厉。
- 弃捐沟壑死锋镝,有如秦越视瘠肥。
- 弃捐:放弃。
- 沟壑:山间的沟壑,代指死亡之地。
- 锋镝:兵器,此处比喻战争。
- 有如:如同。
- 秦越:战国时秦国和齐国,这里比喻两个国家。
- 视瘠肥:看待贫富。
- 公来随车霈灵雨,织妇耕农闻好语。
- 随车:跟随马车。
- 霈(pèi):大而均匀地落下。
- 灵雨:及时雨,好的雨水。
- 织妇耕农:纺织的妇女和务农的农民。
- 闻好语:听到好消息。
- 爱民戢吏政不苛,兵兴敢避科徭多。
- 爱民:爱护人民。
- 戢(jì):收束,收敛。
- 政不苛:政治不严苛。
- 兵兴:战乱发生,此处特指军事征伐。
- 科徭(yáo):古代征收的赋税和徭役。
- 敢避:敢于回避。
译文:
对于那些生活在寒冷饥饿中的百姓,未来他们可能会受到像边疆一样严苛的处罚。
放弃在战场中送命,宁愿像秦国和越国一样,看别人如何对待贫穷与富有的人。
你的到来带来了及时的雨水,使得忙碌的织女和耕种的农民都听到了好消息。
你爱护百姓并收敛官吏,使得政治不再严苛,战时你甚至敢于逃避繁重的赋税和徭役。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官员仁政的赞美诗。诗人通过描写普通百姓的生活困境以及官员的善政来表达对官员的敬佩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情感深厚,通过对百姓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官员仁政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稳定生活的期望以及对公正施政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