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观华严,心熟毗卢境。
东南有支提,千圣会岩岭。
欲从善财问,怅此路悠永。
朅来縻王事,胜处每参请。
弹指开重楼,结愿发深省。
寄谢德云师,相见在别顶。
禅翁游江湖,传衣自双径。
向来梅子熟,一衲伴千圣。
十年此趺坐,楼阁方鼎盛。
夜阑拨炉灰,衲也吾所敬。
我如老摩诘,到处扣禅病。
接淅复过云,林端隔清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我昔观华严,心熟毗卢境。
东南有支提,千圣会岩岭。
欲从善财问,怅此路悠永。
朅来縻王事,胜处每参请。
弹指开重楼,结愿发深省。
寄谢德云师,相见在别顶。
禅翁游江湖,传衣自双径。
向来梅子熟,一衲伴千圣。
十年此趺坐,楼阁方鼎盛。
夜阑拨炉灰,衲也吾所敬。
我如老摩诘,到处扣禅病。
接淅复过云,林端隔清磬。
注释:
- 观华严:观看《大华严经》。
- 心熟毗卢境:心已经熟悉了毗卢(梵语“毗卢遮那”,意为光明遍照)的境界。
- 东南有支提:东南方的地方有支提(梵语“支提”意为山),这里是指有名的佛教圣地。
- 善财问:指善财童子向五百阿罗汉求法的故事。
- 惆怅:因怀念或感伤而心情不畅快的样子。
- 縻(mí):缠缚。
- 胜处:好的场所。
- 弹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结愿:立下心愿。
- 德云师:指德云寺的和尚。
- 别顶:指山顶上的寺庙。
- 禅翁:指僧人或者修行者。
- 传衣自双径:僧人穿着袈裟从两条路走过。
- 梅子熟:指春天到来时,梅花盛开,果实成熟。
- 衲(nà): 僧衣,一种布制的衣物,多用来比喻简朴的生活。
- 摩诘:即王维,唐朝著名诗人。
- 接淅:雨水落下的声音。
- 过云:云飘过。
- 禅病:禅宗的病症,指对禅宗教义的执着和迷恋。
- 拨炉灰:烧火做饭。
- 衲也:即衲衣,这里指僧人的衣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僧侣生活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禅宗修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物活动等,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佛家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