僦屋东瓯城,爽气挹西山。
飓风忽作恶,柴荆不容关。
再徙得陋巷,藩拔井亦眢。
稍毕涂塈功,已觉容膝安。
庭前木亦嘉,修竹才数竿。
幽艳海榴红,翠幄霜苞丹。
明窗置棐几,荒畦整药栏。
儿曹颇解事,扫径见秋兰。
邻里来相贺,知我非热官。
使令勿狙诈,办此良独难。
未祭孙宝灶,且乐陶令闲。
今日我重九,一酌还酡颜。

【注释】

①“僦屋”句:赁屋于东瓯城。东瓯,地名。在今浙江温州一带。

②“爽气挹西山”二句:指山势高耸的西面,有如从屋中吸来清新的空气。柴荆,即柴门、柴扉。关,关闭。

③“再徙”句:又迁居陋巷。藩,篱笆。眢,同“涸”,枯竭。

④“稍毕涂塈功”二句:略见修补之功后,便觉得容身之地已十分宽绰。涂塈,涂抹修补墙壁或地面。

⑤“庭前木”三句:庭前的几株树木也很美丽,修长的竹子数根而已。嘉,美好。

⑥“幽艳”四句:庭院里幽雅美丽的花朵也很多,海榴红艳,翠绿色的竹叶上结满白霜一样的花苞。

⑦“明窗”二句:明亮的窗户上安放了一张矮几,荒废了的土地整理成药圃。荒畦,荒芜不治的地。药栏,种植药物的地方。

⑧“儿曹”二句:孩子们也懂事了,扫去小径上的落叶,看见了秋兰。儿曹,儿童;曹,通“糟”。

⑨“邻里”二句:邻居们前来祝贺,知道我家不是热官之家。使令,奉命办事。狙诈,奸诈狡猾。

⑩“使令”二句:使唤的人不要奸猾狡诈,办此事很不容易。狙诈,奸诈狡猾。办,做。

⑪“未祭”二句:还没有祭祀过祖父的宝炉,姑且快乐得像陶渊明那样悠闲自在。陶令,即陶潜,字元亮(约公元365年-427年),晋宋之际诗人、辞赋家,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世称靖节先生。他弃官归隐,过着田园生活,与大自然为伴,以酒解忧,其诗平淡自然,意境恬淡。闲,闲暇、清闲。

⑫“今日”二句:今天又是重阳节,喝一杯菊花酒,脸上便泛起红晕。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此日阳气旺盛,故重阳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后所作,反映了他退隐后的生活状态。诗中写景抒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生动活泼。

首联“僦屋东瓯城,爽气挹西山。”交代诗人的住处——东瓯城中的一幢房子,并说这间屋子能吸纳来自西山的爽气。

颔联“飓风忽作恶,柴荆不容关。”突然刮起飓风,把门窗都关上了。

颈联“再徙得陋巷,藩拔井亦眢。”“陋巷”,偏僻简陋的街巷。“藩”,篱笆。“眢”,同“涸”,枯涸。

尾联“明窗置棐几,荒畦整药栏。”明亮窗户旁放置一张矮几,荒废的土地上整理出一片药园。

全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