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蕴神巧,轩豁露真趣。
嵌空划仙掌,罅拆喷石乳。
半壁垂鲛绡,晴天洒飞雨。
扪萝不知疲,酷爱岩石古。
彼姝逝杳绝,灵虬孰能睹。
玉册閟篆籀,三坟阙难补。
徘徊挹翠浪,洗涤面尘土。
回舆带夕岚,哦诗愧吴语。

【解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仙岩的诗。首联写登仙岩所见之景:“造物蕴神巧,轩豁露真趣。”“造物”指大自然,“神巧”形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轩豁”指开阔明亮,“真趣”指真实情趣,诗人由登高望远而感叹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颔联写仙岩之景:“嵌空划仙掌,罅拆喷石乳。”“嵌空”指岩石上雕刻出仙人手掌的形状,“罅”指缝隙,“拆”指裂开,“喷”指水花飞溅,“石乳”指山石上滴落的水珠,“仙人手掌”即“仙掌”,是仙家所雕,故称“嵌空”。这两句写仙岩中奇形怪状的石头。颈联写仙岩的景色:半壁垂鲛绡,晴天洒飞雨。“垂”字形象地写出了山壁上流泉飞瀑的情景,“鲛绡”指鲛人织成的薄绢,这里用来形容瀑布如丝帛一般柔美。尾联写自己对仙岩的喜爱之情:扪萝不知疲,酷爱岩石古。(扪萝)攀援着山藤而上,(不知疲),意为攀援山岩不觉疲倦。岩石虽古老,却令人喜爱。尾联写诗人对仙岩的喜爱之情:彼姝逝杳绝,灵虬孰能睹。“彼姝”指仙女,“窈窕兮若轻云之蔽月”,意谓仙女飘然若隐于云雾之中,难以窥见其真容,“灵虬”(灵龟)指神话传说中的龙,“莫知所穷极”,意谓神仙的行踪莫测,难以捉摸。尾联写诗人对仙岩的喜爱之情:玉册閟篆籀,三坟阙难补。“玉册”指仙岩中的石碑,上面刻有篆书、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的文字,“閟”指收藏,“篆籀”指古文篆书、籀文,“阙”指缺憾,“三坟”指上古传说中的《尚书》三篇:《洪范》、《甘誓》、《禹贡》。这两句说:仙岩中的石碑上刻有多种字体的文字,但缺少《尚书》三篇,无法弥补这一缺憾。尾联写诗人对仙岩的喜爱之情:徘徊挹翠浪,洗涤面尘土。“徘徊”指在山间来回走动,观赏周围的景色,“挹”指舀取,这两句意思是:我在山间徘徊欣赏周围的景色,洗去脸上的尘埃。尾联写诗人对仙岩的喜爱之情:回舆带夕岚,哦诗愧吴语。“回舆”指车马,“带”指笼罩,这两句意思是:车子带着夕阳的余晖缓缓下山,我因吟诗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诗歌比不上吴地的语言优美。尾联写诗人对仙岩的喜爱之情:哦诗愧吴语。(哦)吟咏,这两句意思是:我吟咏这首诗,感到惭愧,因为我的诗歌比不上吴地的语言优美。

【赏析】

《仙岩登览》是一首描写仙岩的诗。作者通过描写仙岩的奇峰异石、飞流走瀑、云烟缥渺等景象,赞美了仙岩的神奇与秀丽;通过对仙岩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仙境的喜爱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一、二句写登仙岩所见之景。前一句写登高望远而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后一句写自然景观的宏伟壮丽。

三、四句写仙岩之景。前一句写仙岩中奇形怪状的石头,“嵌空”指岩石上雕出仙人手掌的形状,“罅”指缝隙,“拆”指裂开,“石乳”指山石上滴落的水珠,“仙人手掌”即“仙掌”,是仙家所雕,故称“嵌空”。这两句写仙岩中奇形怪状的石头。后一句写山壁上流泉飞瀑的情景。“垂”字形象地写出了山壁上流泉飞瀑的情景,“鲛绡”指鲛人织成的薄绢,这里用来形容瀑布如丝帛一般柔美。

五、六句写仙岩的景色。这两句的意思是:半壁悬垂着像细绸一样的瀑布,晴朗的天气里从高处往下洒下飞溅的水珠。

七、八句写诗人对仙岩的喜爱之情。这两句的意思是:攀援着山藤而上不觉疲倦,喜爱那古老的岩石。诗人由登高望远而感叹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再写自己因吟咏这首诗而感到惭愧,因为他的诗歌比不上吴地的语言优美。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情景交融,生动形象,意境深远。

【参考译文】

造物者真是神奇啊!在宽敞明亮的天空中露出真实的情趣。在岩石缝里凿出了像手掌一样的洞穴,岩石裂缝里喷出白色的水流。半壁峭壁上悬挂着像细绸一样的瀑布,晴朗的日子从高空落下无数的水珠。攀援着山藤而上不觉疲倦,喜爱那古老的岩石。那些仙女啊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只有那灵虬(传说中有翼的蛟龙)还能看见吗?仙岩上的石头上刻有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字体的文字,可惜缺少《尚书》三篇,无法弥补这一缺陷。车子在夕阳的余晖中慢慢下山,我因吟咏这首诗而感到惭愧,因为我的诗歌比不上吴地的语言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