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毛萧瑟强儒冠,尘土追随意已阑。
午枕梦回书帙乱,暮林秋老雨声寒。
百骸久悟岁月速,一室讵知天地宽。
忽忆玉虹孤笛夜,曲肱终约听鸣湍。

【注释】

黄伯钧:诗人的号。示诗:赠诗。因次韵:用原韵作答。萧瑟:形容风势急,树叶凋落。儒冠:古代读书人戴的一种头巾,用以象征学问。阑:完,尽。午枕梦回:午时睡觉醒来时。书帙(zhì):书箱,书匣。牍(dú):书签。乱:散乱。暮林秋老:傍晚时分,树林里的树木因为秋天到了而变得枯黄。秋老:秋天变老。雨声寒:下雨的声音听起来冷冽。百骸:全身骨骼。久悟:很久就明白了。岁月速:时间的流逝很快。一室:指一个人的居室。讵知(jù zhī):岂知道。天地宽:宇宙广阔,无边无际。玉虹孤笛夜:指夜晚独自吹奏的玉色彩虹般的笛子。曲肱(gōng)终约听鸣湍(tuān):意思是说,我常常想和你一起欣赏那潺潺的山涧水声,就像《庄子·外物》中说的“曲肱而枕之”,在曲起胳膊肘的地方枕着它。终约听:永远约定一起去聆听。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鬓毛萧瑟强儒冠,尘土追随意已阑。午枕梦回书帙乱,暮林秋老雨声寒。”描写了一位中年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诗人的头发已经斑白,但他仍然努力地保持着儒者的风范,不随世俗而改变。他喜欢在午时睡觉后,躺在床上阅读书籍,享受那份宁静与舒适。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意识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

颔联“百骸久悟岁月速,一室讵知天地宽。”诗人通过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进行思考,表达了他对生命和宇宙的认知。他认为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短暂的旅程,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同时,他也意识到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它,只能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来接近它。

颈联“忽忆玉虹孤笛夜,曲肱终约听鸣湍。”诗人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那是他与朋友一起吹奏玉色彩虹般的笛子,聆听那潺潺的山涧水声的夜晚。那一刻,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满足和升华。然而,现在他已经离开了那个环境,只能在梦中寻找那种感觉。他时常想起那段美好的时光,希望能够再次体验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尾联“曲肱终约听鸣湍,此心终不负君恩。”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承诺。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旧友再次相聚,共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会一直铭记着对方的恩情,不会辜负这份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