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要且置,麈尾宁用长。
从来一大事,吾曹可称量。
世上有何好,投身净名坊。
老夫百不如,摩腹鱼稻乡。
缅怀眼中人,跛跛岂易忘。
尚欲投羽扇,无心问糟床。
端笑说拍浮,畴昔取腐肠。
【注释】
次寄绿莎翁韵:写给绿莎翁的一首和韵诗。绿莎,指白居易,字乐天,号绿莎居士。
剧谈要且置,麈尾宁用长:不要谈论那些无聊的闲谈,我的麈尾(拂尘)也不要太长了。
从来一大事,吾曹可称量:自古以来一件大事情,我们都可以衡量。吾曹,我辈。
世上有何好,投身净名坊:世上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好地方?
投身净名坊:投到净名寺里去。净名坊是净土宗寺院的僧舍。
老夫百不如,摩腹鱼稻乡:我和你们相比,差得太远了。“摩腹”即“扪腹”,比喻谦虚谨慎。这里是说惭愧,自谦。摩腹鱼稻,意指在水边捕鱼吃稻米的渔夫生活。
缅怀眼中人,跛跛岂易忘:怀念你眼中看到的那个人,怎么可能忘记呢?
尚欲投羽扇,无心问糟床:我还想挥舞羽毛扇,不想管那些酒糟。这里指官场上的事情。
端笑说拍浮,畴昔取腐肠:端起酒杯大笑地游嬉玩水,以前我曾经醉倒在酒糟里。
【译文】
不要谈论那些无聊的闲谈;我那麈尾(拂尘)也不宜太长。
自古以来一件大事情,我们都可以衡量;世上有什么值得留恋?我投身净名寺去了。
我和你们比较起来,真是相差甚远;我在水边捕鱼吃稻米的生活,哪里比得上你们。
怀念你眼中看到的那个人,怎么可能忘记呢?
我还想挥舞羽毛扇,不想管那些酒糟;端起酒杯大笑地游嬉玩水,以前我曾经醉倒在酒糟里。
【赏析】
《次寄绿莎翁韵》是白居易晚年写的一首七绝,作于唐穆宗的长庆元年(821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佛教的信仰。
首句“剧谈要且置,麈尾宁用长”,意思是不要谈论那些无聊的闲谈,我的麈尾(拂尘)也不宜太长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厌恶和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表面的讨论和炫耀,而在于内心的修炼和实践。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僧人一样,潜心修行,远离世俗的纷争和诱惑。
诗人又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说:“从来一大事,吾曹可称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一件大事情,我们都可以衡量。这里的“大事”指的是人生的大事,包括事业、爱情、家庭等等。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名利和财富,而在于追求真善美和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句“世上有何好,投身净名坊”,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信心。这句话中的“净名坊”指的是净土宗寺院的僧舍。诗人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值得留恋的好地方,只有投身于佛法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第四句“老夫百不如,摩腹鱼稻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自嘲和对朋友的安慰。这里的“摩腹”指的是谦虚谨慎的意思。诗人说自己和你们相比,差得太远了。但他也相信,只要大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最后两句“缅怀眼中人,跛跛岂易忘”,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眼中人”指的是朋友,而“跛跛”则是形容朋友的样子。诗人说,怀念你眼中看到的那个人,怎么可能忘记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信心,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