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房丹萼旋辞春,素瑟悲多不忍闻。
暮雨便从巫峡散,馀香犹上魏台分。
魂销南浦波空绿,望绝长门日易曛。
翠被已空桃楫远,自今搔首更离群。

【注释】

紫房:紫色的花朵。旋:随即,不久。素瑟:白色的琴,这里指琴声。便从:就随着。巫峡:在今四川。魏台:在今河南禹县。魂销:形容思念之极,魂也为之销散。南浦:泛指江边。长门:即长信宫,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居处。易:容易。翠被:绿色的被子。桃楫:用桃木做的船桨。

【译文】

紫色的花很快辞别了春天,白色的琴声令人悲从中来不忍卒听。

暮雨随着巫山一带的风雨而散去,余香还随风送到魏帝的台前。

我思念南岸的亲人,波涛一片绿荫,望不见长门的日影,更觉黄昏时分。

翠色被褥已空无人盖,桃木船桨已经远行,从此再也无法搔首思归。

【赏析】

这首诗写闺中女子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四段,每段都是先写景,然后抒情。第一段,写紫花、红果和碧桃等春花落尽后,女主人公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心情。第二段,写傍晚时分,暮雨潇潇,伴随着阵阵风雨,传来了丈夫的歌声,但音容笑貌,却难以辨认,于是女主人公不禁潸然泪下。第三段,写夜幕降临,女主人公凭窗眺望,只见远处的长门宫外,夕阳西坠,晚霞飞流。此时此景,更使女主人公感到孤寂难耐。第四段,最后三句,以景收结,点明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以致寝食俱废,憔悴不堪的情状。

诗中“紫”与“红”相对,以色彩鲜明对比;“紫”“素”相照,以色调对比;“紫”“素”又都与“丹”“碧”相呼应,以色泽对比;“紫”、“素”又分别以“旋”与“多”作反衬,以声韵相类对比;“暮雨”与“馀香”相对应,以自然景观相映照;“暮雨”与“巫峡”, “馀香”与“魏台”相对应,以地域景物为衬托;“暮雨”与“愁心”,“馀香”与“离思”相呼应,以抽象的情感相映照;最后两句又由实而虚,虚实相生。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它通过描绘女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写出她对远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诗中情景交融,想象丰富,构思巧妙,语言清丽,韵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