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巷经鏖战,空馀池上亭。
檐楹镞可拾,草木血犹腥。
云汉悲鸿雁,郊原愧鹡鸰。
白头两兄弟,各未保残龄。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所作,描述了战乱后乡村的景象。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闾巷经鏖战,空馀池上亭。 (诗句)”闾巷经鏖战” 指战争的破坏使得乡村里到处都是战争的痕迹。”空馀池上亭” 则表达了战后的荒凉与萧条,池上的亭子因为战火而变得无人问津。
檐楹镞可拾,草木血犹腥。 (诗句)”檐楹镞可拾” 描述了战后的残破景象,屋檐和柱子上到处可以找到战利品,如箭头之类的东西。”草木血犹腥” 描绘了战后的惨烈,草木被鲜血染红,散发出血腥的气味。
云汉悲鸿雁,郊原愧鹡鸰。 (诗句)”云汉悲鸿雁” 以鸿雁比喻天空中的云,表示战乱的天空让人感到悲伤。”郊原愧鹡鸰” 则用鹡鸰(一种鸟类)比喻乡野,指出战后的田野令人感到惭愧,因为它曾经是鸟儿们自由翱翔的地方。
白头两兄弟,各未保残龄。 (诗句)”白头两兄弟” 描述了两位老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各未保残龄” 表示他们各自都未能保全自己的年龄,可能是由于战争的影响或其他原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争后乡村的荒芜,以及人物在战争中的命运,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杜甫以其独特的笔触,将战场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悲哀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使人深感战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