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父围城内,忽逾三月期。
六龙时𡰈卼,百雉日孤危。
报国宁无策,全躯各有词。
旄头渐低小,早晚定班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与手法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相关内容,并结合选项的相关要求比较判断正误。
“君父围城内”,意思是:君父(指唐王朝)被敌人包围在城里。这两句是说,唐僖宗在长安城被朱温所俘后,唐王朝的政权已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诗人以“君父”自比,表明自己处境的艰险。
“忽逾三月期”,“期”在这里指三个月,即一年间的时间,这里暗喻唐王朝统治已经一年了。这两句的意思是: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时间,而朝廷却毫无作为。
“六龙时𡰈卼”,“六龙”指皇帝,“𡰈卼”形容皇帝行动迟缓,有如困兽一般。这两句的意思是:皇帝的行动迟缓,如同被囚禁的野兽一样,毫无作为,也无计可施。
“报国宁无策,全躯各有词。”意思是:报效国家难道没有良策吗?保全自己的身躯难道没有理由吗?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为国家出力难道没有办法,保全自己的身躯难道有理由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为国效力的决心。
“旄头渐低小,早晚定班师。”“旄头”是指彗星,这里借指朱温,表示其势力正在衰退。这两句的意思是:不久就会看到敌人的势力开始下降。诗人以“旄头渐低小”来形容自己处境逐渐好转,希望朝廷早日恢复安宁。
【答案】
译文:
君父被敌人包围在城里,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时间,而朝廷却毫无作为。皇帝的行动迟缓,如同被囚禁的野兽一样
,毫无作为,也无计可施!报效国家难道没有良策吗?保全自己的身躯难道没有理由吗?不久就会看到敌人的势力开始下降
,我为国家出力难道没有办法,保全自己的身躯难道有理由吗?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中写诗人因战乱流落到四川江油县的山中,怀念唐王朝,渴望能为唐王朝出力。
第一句:“君父围城内”。君父指的是君王,这里代指唐僖宗。诗人用“围内”一词,说明唐僖宗已被俘获。“忽逾三月期”,意为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之久。这里暗喻唐王朝已经陷于困境之中。诗人用夸张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唐王朝陷于敌手的悲愤。
第二、三句:“六龙时𡰈卼,百雉日孤危”。“六龙”指皇帝,“𡰈卼”形容皇帝行动迟缓,如同被囚禁的野兽一样,毫无作为,也无计可施。“百雉日孤危”意思是说,百尺高的城墙也被敌人攻破了。这句诗写出了皇帝被困在城中的窘迫之境。
第四句:“报国宁无策,全躯各有词。”“全躯”指保全生命的意思,“各有词”指各自有主张或想法。意思是报效国家难道没有好的办法吗?保全自己的身体难道没有理由吗?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第五、六句:“旄头渐低小,早晚定班师。”意思是不久就会看到敌人的势力开始下降。诗人用“旄头渐低小”来形容自己处境逐渐好转,希望朝廷早日恢复安宁。
第六句:“早晚定班师”意思是说:早晚会看到军队凯旋,回到长安。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