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信先寻岭上梅,两年零落待君开。
非关使节须重到,自是溪山未遣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次曾吉父兰溪三绝”是全诗第一句,点明诗人的题材是咏梅。第二句“春信先寻岭上梅”,是写梅花的早开。第三句“两年零落待君开”,是说诗人与梅花的情缘。第四句“非关使节须重到”,是写梅花的傲骨。第五句“自是溪山未遣回”,意思是说梅花的傲骨是因为山中清流潺潺而没有离开。最后两句是写梅花不惧风霜,凌寒怒放的品格。赏析:
首句点明诗人的题材是咏梅。
第二句写梅花的早开。作者在《次曾吉父兰溪三绝》一诗中曾写过:“岁暮天寒花木凋零尽,独余一枝凛然香。”“春信先寻”便是这“一枝香”的由来。此句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神态。
第三句是说梅花与诗人有一段深厚的缘分。诗人与梅结下深厚友情,已有两年时间了。此时梅虽已飘零,但诗人依然盼望着梅能再次绽蕾开花,以报自己的一片厚意。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也表明了梅花对作者的依恋之情。
第四句是写梅花傲雪凌霜的品性。梅花不惧严冬严寒,凌寒怒放,它那傲岸不屈、冰心玉洁的品质正是人们所景仰的。这一句是对梅花的赞美。梅花傲视权贵、蔑视世俗的高尚情操,正体现了一种高洁的人格美。同时,也是对梅花的颂扬。
尾联两句是写梅花傲霜怒放的情怀。“非关使节须重到”,是说梅花的傲骨并非因为要为使节送行而特意绽放;“自是溪山未遣回”,是说梅花的傲骨是因为山中清流潺潺而没有离开。这是说梅花虽然傲然挺立于山中,但它并不嫌弃尘俗,仍与山石清流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咏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梅花傲骨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