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君无爱亦无求,一室翛然冷欲秋。
尚恐深居有馀念,更将衾简委洪流。
去岁尝以纸被竹简遗刘致中后为大水所漂致中有诗以二绝句答之
注释:去年我曾经送给刘致中一些用纸做的被子和竹简,后来因为洪水而漂流到他那里。他写了两首诗来回答我。 念君无爱亦无求,一室翛然冷欲秋。
注释:你对我没有任何的偏爱和要求,你一个人在房间里显得特别孤单清冷,就像秋天一样。 尚恐深居有馀念,更将衾简委洪流。
注释:我担心你在家中会想念着我,因此把这些东西都扔进大河里了。
念君无爱亦无求,一室翛然冷欲秋。
尚恐深居有馀念,更将衾简委洪流。
去岁尝以纸被竹简遗刘致中后为大水所漂致中有诗以二绝句答之
注释:去年我曾经送给刘致中一些用纸做的被子和竹简,后来因为洪水而漂流到他那里。他写了两首诗来回答我。 念君无爱亦无求,一室翛然冷欲秋。
注释:你对我没有任何的偏爱和要求,你一个人在房间里显得特别孤单清冷,就像秋天一样。 尚恐深居有馀念,更将衾简委洪流。
注释:我担心你在家中会想念着我,因此把这些东西都扔进大河里了。
几人曾是同盟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几人曾是同盟的作者是:吕本中。 几人曾是同盟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几人曾是同盟的释义是:几人曾是同盟:指的是曾经一起合作、共同奋斗的伙伴,现在却各自分道扬镳。这里表达了对曾经团结一心的同伴有感伤和怀念之情。 几人曾是同盟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几人曾是同盟的拼音读音是:jǐ rén céng shì tóng méng。
点检平生交旧出自《即事六言七首》,点检平生交旧的作者是:吕本中。 点检平生交旧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点检平生交旧的释义是:回顾平生交往的老朋友。 点检平生交旧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点检平生交旧的拼音读音是:diǎn jiǎn píng shēng jiāo jiù。 点检平生交旧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3句。 点检平生交旧的上半句是:谁道能诗有声。
谁道能诗有声出自《即事六言七首》,谁道能诗有声的作者是:吕本中。 谁道能诗有声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道能诗有声的释义是:谁道能诗有声:意指人们常说能作诗的人一定口才好,有说话的能力。这里用“谁道”表达一种反问的语气,实际上是在强调并非所有能诗的人都一定擅长说话。 谁道能诗有声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道能诗有声的拼音读音是:shuí dào néng shī
毕竟学书不成出自《即事六言七首》,毕竟学书不成的作者是:吕本中。 毕竟学书不成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毕竟学书不成的释义是:终究没有学成书法。 毕竟学书不成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毕竟学书不成的拼音读音是:bì jìng xué shū bù chéng。 毕竟学书不成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1句。 毕竟学书不成的下半句是:谁道能诗有声。 毕竟学书不成的全句是
重寻曲礼三千出自《即事六言七首》,重寻曲礼三千的作者是:吕本中。 重寻曲礼三千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重寻曲礼三千的释义是:重新寻找古代的《礼记》中的三千条礼仪规范。 重寻曲礼三千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重寻曲礼三千的拼音读音是:zhòng xún qū lǐ sān qiān。 重寻曲礼三千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4句。 重寻曲礼三千的上半句是: 圣学工夫安在。
圣学工夫安在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圣学工夫安在的作者是:吕本中。 圣学工夫安在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圣学工夫安在的释义是:“圣学工夫安在”一语出自《即事六言七首》之一,其中“圣学”指的是儒家经典学说,“工夫”即功夫、努力,这里可以理解为修养或实践,“安在”是问在哪里。整句话的意思是询问儒家的学问和修养到底在哪里。这句话表达了对儒家学说实践层面的思考
忘言未是安禅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忘言未是安禅的作者是:吕本中。 忘言未是安禅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忘言未是安禅的释义是:忘言未是安禅:达到忘却言辞、言语的境界,并不是真正的静心修行。在这里,“忘言”指的是不依赖言语表达,达到超脱言语的境界;“安禅”则是指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句话强调修行不仅是语言的修行,更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忘言未是安禅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养生不能延年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养生不能延年的作者是:吕本中。 养生不能延年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养生不能延年的释义是:养生不能延年:即使注重养生,也无法延长寿命。 养生不能延年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养生不能延年的拼音读音是:yǎng shēng bù néng yán nián。 养生不能延年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1句。 养生不能延年的下半句是:忘言未是安禅。
无人会读春秋出自《即事六言七首》,无人会读春秋的作者是:吕本中。 无人会读春秋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人会读春秋的释义是:无人会读春秋:没有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或历史教训。 无人会读春秋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人会读春秋的拼音读音是:wú rén huì dú chūn qiū。 无人会读春秋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4句。 无人会读春秋的上半句是: 直至孟轲没后。
直至孟轲没后出自《即事六言七首》,直至孟轲没后的作者是:吕本中。 直至孟轲没后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直至孟轲没后的释义是:直至孟轲没后,释义为:直到孟子去世之后。孟轲,即孟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没,通“殁”,意为去世。此处表达的意思是,直到孟子去世之后,某些情况或现象才得以结束或发生变化。 直至孟轲没后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解析】 此诗首句“曾子不愁归路泥”中的“曾子”是曾几的字,他是江西人,所以称“江西”。次句“临行索我送行诗”中的“相别时”指与曾几告别时。三句“头童齿豁衰颓甚”中的“童”、“豁”、“衰颓”都是用来形容自己年老体衰。最后一句“不似京城相别时”,意思是说在京城分别时,他(诗人)还是年轻力壮,而如今老了。 【答案】 译文:曾几不怕从江西到临川的路上泥泞难走,临行前我为他写送行诗。头发花白牙齿豁落
送曾季直下第归临川 老病侵凌重别离,尔来瘦欲不胜衣。信州城北荒山寺,两送亲知下第归。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析:这句诗“老病侵凌重别离”表达了诗人因年岁增长而身心俱疲的复杂情感,面对离别,他感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疲惫。 - 译文对照:吕本中在《送曾季直下第归临川》一诗中描述了他与友人曾季直一同送别的情景。 - 情感表达:诗中的“两送亲知下第归”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不舍
【注释】 刘彦冲:刘禹锡的侄子。纸衾:即纸被,指被子。刘有诗来谢:“我无金玉之珍玩,只有一床绣被赠。”以二绝句答之:第一首写自己收到被子后的喜悦心情;第二首写自己对被子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禹锡对友人赠来的纸被的酬答之作。 “锦绣堆床已不宜”的意思是说这床锦被虽然华贵美丽,但已不适合自己了。因为锦被华贵美丽,而自己又贫寒,所以用“不宜”表示自己的遗憾之情。
【注释】:纸被公,指刘致中。不才,没有才能。两公,即刘致中和李唐臣。诗以二绝句答之,是说你们二人的诗作都是很有才华的。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元丰三年(1084)大水泛滥之后写给刘致中的一首应和之作。诗中用“纸被”、“竹简”来比喻自己的诗作,意在表达自己的诗歌创作并非出于“纸被公”所为;同时也借刘致中的回应表明自己并没有因为洪水而放弃诗歌的创作,而是继续努力。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夸张等手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抓住关键诗句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及评价其艺术特色等,并结合诗句进行赏析。题干要求“先输出译文,然后输出赏析”,考生需要首先明确“界步河亭”的译文,然后根据译文来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最后再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赏析。 译文: 群峰环抱青山如碧绿染染,人因山中景色而愁苦。 亭下寒溪向东北缓缓流去。
【注释】 匝地:遍布大地。长空:高空。攒峰叠嶂(cán fēng dié zhàng):形容群山耸立,高入云霄。舟行图画中:如同在画中行驶。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画,也是一首咏雨诗。诗人在久雨之后初晴的景色中,用浓密的云雾和轻寒的霜气来渲染气氛,使画面显得更为清新明丽。然后以“攒峰叠嶂”四字作结,把读者引入那茫茫的群山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全诗语言简炼,意境高远,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