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吐云柳絮飞,北山之外烟草微。
南山北山日在眼,问公此去何时归。
石淙山水更奇绝,水怒决石山崩摧。
长空无声晓色静,忽听万壑悬惊雷。
珊瑚缺折玉破碎,月落倒卷从天回。
中流险绝不须道,笑侮滟滪怜离堆。
平生好事心突兀,时于图画见仿佛。
褰衣度水公莫畏,何须苦避蛟龙窟。
明朝更作嵩少游,五更绝顶看日出。

【注释】

①南山:指嵩山。吐云:云雾缭绕。柳絮飞:春风吹动,柳絮飘散。

②北山:指华山。烟草微:草木初生,烟雾弥漫。

③公:指杜甫自称,我。

④石淙:在今河南洛阳市嵩县东南,因水声如鼓瑟而名。奇绝:非常美丽。

⑤长空:天空。晓色:早晨的天色。

⑥滟滪堆:在四川巫峡口,是一块大礁石,形如倒扣的盘子。

⑦五更:指天刚破晓的时候。绝顶:山峰的最高处。

译文

南山吐出的云雾,柳树枝条上飞絮漫天,

北山之外,烟雨蒙蒙,一片朦胧。

站在南山北山之间,太阳高高照眼,

请问你此去何时归来?

石淙山水更加美丽,像琴瑟一样悦耳,

水波愤怒冲击山崖,使山崖崩塌。

天空寂静无声,晨光照耀大地,

忽然听到万壑之间传来惊雷。

珊瑚缺折,玉器破碎,

月落之后,从天而起,如同倒卷的月亮。

中流险要之地不需过河,无须担心蛟龙出没,

平生爱好山水,心志高傲,常在画中看到。

快些提起衣裳渡过溪水,公莫畏缩不前,不必害怕蛟龙洞穴。

明天再游览嵩山,登上绝顶观赏日出。

赏析

此诗为杜甫登嵩山所作,诗人登山观日,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作此诗以记。全诗写景状物生动形象、逼真传神,富有诗味,并蕴含丰富的情感,充分表现了“会当凌绝顶”的雄心壮志。

首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南山和北山之间的平地上,春风吹动着柳絮漫天飘舞;远处,北山之外,烟雨朦朦。这是诗人登嵩山时看到的景色。此时,诗人正伫立在山间平地之上,眼前展现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使人感到心情舒畅。

颔联写诗人在山顶上遥望山下,只见太阳挂在山头,光芒四射。诗人不禁问起自己此行的目的,心中充满疑惑:“你这次远行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一问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也透露了他对前途的忧虑。

颈联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美景。他眼前的景色更加迷人:水浪翻滚,撞击山崖,山崖崩塌;天空晴朗,万籁俱寂,只有那一轮红日冉冉上升。这些景色令人赏心悦目。

尾联写诗人在山顶上观赏美景时的心情。他想到自己一生热爱山水,心志高傲,常常在画中看到这样的美景。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最后两句是说:快点提起衣裳渡过溪水吧!不要惧怕蛟龙洞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