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苗可瀹瓠可羹,僧厨午饭蒸香粳。
道人得此清净供,下箸已胜肥羊烹。
平生为腹不为目,偶逢一饱心自足。
晚菘早韭旧所知,五鼎百牢未为福。
【注释】
豆苗:豆类幼苗。瀹(yù):把食物煮熟。瓠(hù):葫芦。道人:指僧人。斋饭:清静的素食,佛教徒的斋戒日用的饮食。下箸:吃饭时用筷子夹食物。五鼎百牢:古代贵族祭祀用的盛大酒食。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居生活的诗,作者在诗里表现了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平易,风格朴素自然,反映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首句“豆苗可瀹瓠可羹”中的“瀹”字,是烹调之意。第二句说和尚们吃的午饭是香喷喷的蒸粳米。第三句说:“道人得此清净供。”道人吃这种清淡的食物,感到十分满足和惬意。第四句“平生为腹不为目”,意思是说:我平生追求的是充饱肚子,而不是为了眼睛看东西。第五句说:“偶逢一饱心自足。”“偶逢一饱”即偶然吃饱。第六句进一步强调:偶尔吃到这样好的饭菜,就足以令人心满意足了。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对山中清静、简朴的生活是十分向往的。
后四句,诗人又写到自己。他说:“晚菘早韭旧所知”,“菘”是一种蔬菜,“韭”也是一种蔬菜。“五鼎百牢”是指丰盛的菜肴,“未为福”。这里,诗人以“五鼎百牢”来衬托“山中素饭”,说明他虽然也爱吃美食,但比起山居素饭来,后者才是真正值得珍惜和珍爱的好食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素淡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反映出他淡泊名利,不慕荣华富贵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