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中朝时,每从贤俊游。
酒酣握手欢,预怀今日忧。
两经岭峤春,三度江湖秋。
朱卿抱奇节,好语忽见收。
我无济世策,君有活国谋。
相寻不相笑,夜光犹暗投。
道丧师友绝,宁有民不偷。
风波极浩渺,欲济能无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答朱成伯见赠四首”,这是一道诗歌鉴赏题,要结合诗歌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赏析。
从内容上看,这四首诗是诗人与朱成伯的酬和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朱成伯的感激之情。第二句中“贤俊游”中的“贤俊”是指德才兼备的人。第三句中“酒酣握手欢”中的“酒酣”是指宴会结束;“欢”是指高兴,愉快的意思。第四句中的“岭峤春”、“江湖秋”“节”指节操;“收”指得到。第五句的“我无济世策”中的“济世策”即治国平天下的良方策略,而“君有活国谋”,则是说朱成伯有治理国家的策略。第六句“相寻不相笑”中的“相寻”指互相寻找,“笑”是嘲笑,不理睬;“暗投”是暗中投奔。第七句“道丧师友绝”,是说道德沦丧、师友断绝。第八句“宁有民不偷”中的“偷”指苟且偷安。第九句中的“风波极浩渺”指的是政治形势十分险峻,而“欲济能无舟”的意思是想渡过江去却找不到船。
从写作手法上来看,这四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一首诗中“昔在中朝时”,与后面的“两经岭峤春”,“三度江湖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出诗人一生的坎坷不平。第二首诗中“抱奇节”与“好语忽见收”,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怀才不遇。第三首诗中“道丧师友绝”与“欲济能无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忧愤无奈。第四首诗中“醉歌归去客”“相求何日到”与“夜光犹暗投”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最后,从语言特色上来看,这四首诗都是七言律诗,形式严谨。
要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如第一首的结尾“预怀今日忧”,第二首的开头“酒酣握手欢”,第三首的结尾“宁有民不偷”,第四首的结尾“夜光犹暗投”,每句话的节奏都不同,要注意把握。
【答案】
【参考译文】
以前我在朝廷做官的时候,常常和那些德才兼备的人都在一起游玩。
酒喝得痛快时,就握着朋友的手一起欢乐,但心中却预先想到今天的忧愁。
两次经过岭南(今广东、广西地区)的春天,三次度过江湖(长江中下游一带)的秋天。
朱公(朱成伯)怀抱奇特的气节,你(我)突然听到你的赞誉之声。
我没有为国效力的策略(计策),您有治理国家的计谋。
我们互相寻找却不相互嘲笑,就像夜里的月光仍然暗投。
当道德丧失师友断绝时,怎么能够让民众不苟且偷生呢?
当政局非常险峻时,想要渡河却找不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