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而雷风乘之,断霓落日江东西。
江头古寺颇岑寂,僧檐正与南山齐。
我来端坐已寒暑,终日看山默无语。
盗贼连村那敢问,藜苋充肠未为苦。
早禾已旱心所知,正待前山一犁雨。
【注释】桂州: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水西:在广西桂林东北,漓江之滨。断霓:残云或晚霞。南山:指桂林的南面山岭。藜苋(lí xiàn):指野菜。
赏析:诗人以静观的方式写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诗的开头两句写天公作美,雷雨及时降临,为久旱之区送来了及时雨。“隆隆而雷风乘之”一句,把雷声、风雨、雷电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音响效果,使人如闻其声。“断霓落日江东西”,是说夕阳西下,余光中映照出一片片断续的彩霞,使江面显得波平如镜。“断霓”即指此景。这两句描写十分生动。
第三句写江头古寺十分寂静。“古寺颇岑寂”,既点出地点,又写出了环境气氛,表现出一种空寂之感。
第四句写僧人正与山齐高,突出了寺庙所在位置的险峻。
第五句写诗人端坐寺院,看山不语,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下面四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先写自己来此地后的生活,再写他看到的景象,最后写他的感受。
“盗贼连村那敢问”一句,表明诗人对盗贼深恶痛绝;“那敢问”,说明他对盗贼不敢过问。“那”字用得妙,它既表明作者的态度,也显示出他的气度。“藜苋充肠未为苦”,意思是即使藜草菜叶充饥也不以为苦。
末二句写早稻丰收,农民正在盼望雨水滋润土地,让庄稼生长。“正”字用得极好,它既表示肯定,也显示了农活的繁忙。从这二句诗可以想见,这里的自然环境是十分优美的。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咏史抒情,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