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辄有求,所以百虑非。
但能守箪瓢,何事不可为。
愚夫饱欲死,志士固长饥。
出门万里涂,其亦慎所之。

【注释】

闻大伦:人名,姓陈。三曾:指唐代诗人陈子昂(字大曾)和陈子昂之子陈子春(字三曾)。二范:指陈子昂的朋友李元晓和王泠然(二人皆号“四明”),他们与陈子昂、陈子春并称为“四杰”。夏四十一首:指李白的诗作,其中第一首为《南陵别儿童入京》第二首为《送友人》。

【赏析】

这是李白在长安时期所写的一组赠答诗,共十四首。这组诗中,李白对陈子昂等三位文士的才华表示了高度赞扬,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第一首:见人辄有求,所以百虑非。

意思是,见到别人就有所求,因此各种念头都是不正确的。这里的“见人”指的是看到其他文士。

第二首:但能守箪瓢,何事不可为。

意思是,只要守住自己的箪瓢(即简陋的饭具和饮水器具),还有什么不能做的事情呢?这里的“但能”指的是只要。“箪瓢”是古人用来盛放食物和水的竹制器皿,这里用来比喻清贫的生活。

第三首:愚夫饱欲死,志士固长饥。

意思是,愚蠢的人吃饱了就会死去,有志向的人却会永远饥饿。这里的“愚夫”和“志士”分别指普通百姓和有远大抱负的人。

第四首:出门万里涂,其亦慎所之。

意思是,出门在外要走万里路,一定要谨慎选择去往何处。这里的“慎所之”是指要小心谨慎地选择目的地。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的个性,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的圣贤一样,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不受世俗的束缚,勇往直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重视,认为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互相支持和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