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霜林秋兴新,舍舟寻壑自冥尘。
云光山色解迎客,松气竹氛俱着人。
汉上营诗多累句,孟生题壁欲伤神。
频伽依旧丁宁语,应笑华颠映角巾。
诗句释义:
- 摇落霜林秋兴新 - 描述了秋季的景象,树木的叶子已经凋零,霜气覆盖在树林中,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摇落”意味着树木失去了生机,而“霜林”则强调了这种变化是寒冷的天气所致。秋天常常被用来象征事物的结束和新的开始,这里的“秋兴新”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思考或个人情感的变化。
- 舍舟寻壑自冥尘 - 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找自然宁静之地的愿望。“舍舟”指的是放弃乘坐船只,可能是为了寻求一个更为静谧的环境。“寻壑”即寻找山谷,而“自冥尘”意味着摆脱世俗的纷扰,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
- 云光山色解迎客 - 描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以及它们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云光”指的是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云彩,它们随着光线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颜色。“山色”则描述了山峰的景色,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美态。“解迎客”意味着这些美景自然而然地迎接来访者,为人们带来欢乐。
- 松气竹氛俱着人 - 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内心的宁静。“松气”指的是松树散发出的气息,它通常与清新、凉爽联系在一起。“竹氛”则指的是竹子散发的香气,它同样给人以舒适和安宁的感觉。“俱着人”表示这两种气息都让人感到舒适,仿佛自然本身也在欢迎他们。
- 汉上营诗多累句 - 提到了诗人曾经在汉上的营垒中作诗,但后来觉得有些累赘。“汉上营”可能是指汉代时期的军营所在地,也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历史时期或地点。“累句”在这里指的是诗歌中的重复和累赘之处。诗人认为这些累赘的部分可能会分散人们对诗歌美感的欣赏,因此他选择放弃这些作品。
- 孟生题壁欲伤神 - 再次提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孟生”可能指的是某位名叫孟的人,而“题壁”则是在墙壁上题写诗词的行为。“欲伤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情感投入的一种反思,他担心这种过度的精神投入可能会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
- 频伽依旧丁宁语 - 描述了某种神秘的力量仍然保持着某种规律性的语言或指示。“频伽”可能是一种神秘的语言或符号,而“依旧”指的是这种力量始终如一地存在。“丁宁语”则表示这些语言或指示非常清晰和重要,它们似乎在不断地提醒或指引着某种方向或行动。
- 应笑华颠映角巾 - 这是最后一句,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或行为做出的某种回应。“华颠”指的是华丽的顶端,而“角巾”是一种古代官员的头巾,通常由动物角制成。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诗人在面对某种困境或挑战时,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自信,就像他的头上戴着角巾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