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源寒皎镜,湛湛有馀地。
居然起滩濑,无复保夷粹。
人实不易知,出处非细事。
悬知成小草,何苦辞远志。
饥求仁者粟,不用滥乞米。
清言岂置患,高谊世所韪。
君看陆平原,华亭思鹤唳。
季野虽不言,四时气亦备。
一饱会有时,幽园动春意。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修源寒皎镜,湛湛有馀地。
  • “修源”指清澈的水源或源头。
  • “寒皎镜”形容水面如同镜子般冷清而明亮。
  • “湛湛有馀地”表示水深且清澈,空间感强烈。
  • 译文:清澈的源头,如寒冷的明镜般清澈透亮,四周环境显得更加深邃宽广。
  1. 居然起滩濑,无复保夷粹。
  • “居然”意为出乎意料地或突然之间。
  • “滩濑”指河滩上的石缝或水流急的地方。
  • “无复保夷粹”表明原有的纯真或美德不再存在。
  • 译文:原本宁静的源头,现在却突然涌现出急流石缝,原有的纯朴和美好已经荡然无存。
  1. 人实不易知,出处非细事。
  • “人实不易知”意味着了解一个人并非易事。
  • “出处非细事”强调选择和决定的重要性。
  • 译文:人的行为和选择往往难以预料,因此每个人的出处(行为的起点)都是重要的决策。
  1. 悬知成小草,何苦辞远志。
  • “悬知”意味着预见到或深知。
  • “成小草”比喻人最终可能变得微不足道。
  • “何苦辞远志”表达为何要放弃长远的志向。
  • 译文:我深知终将成为微不足道的小草,为何还坚持不屈的远大志向。
  1. 饥求仁者粟,不用滥乞米。
  • “饥求”意为在饥饿时寻求。
  • “仁义者粟”中的“粟”通常指的是粮食。
  • “不用滥乞米”表明不必过分依赖他人的施舍。
  • 译文:在饥饿中寻求的是仁义之士的救济,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乞求那些不可靠的米粮。
  1. 清言岂置患,高谊世所韪。
  • “清言”指正直的话语或言辞。
  • “高谊”表示高尚的德行或情操。
  • 译文:正直的话语不会带来祸患,高尚的德行是世人所赞许的。
  1. 君看陆平原,华亭思鹤唳。
  • “君看”即“你将看到”。
  • “陆平原”代指陆机,字士衡,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 “华亭”泛指美丽的园林或别墅。
  • 译文:你将会看到这位才华横溢的陆机,在华丽的花园里思考着鹤鸣的景象。
  1. 季野虽不言,四时气亦备。
  • “季野”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
  • “四时气”意指四季的气息或变化。
  • 译文:虽然陶渊明不常开口说话,但他内心的情感和气质却与四季的变化息息相关。
  1. 一饱会有时,幽园动春意。
  • “一饱”意味着满足或饱足。
  • “幽园”指幽静的园林或别墅。
  • 译文:偶尔的满足和喜悦会在某个时刻降临,而在幽静的园中,春天的气息也开始弥漫开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