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迥乾坤阔,楼高岁月深。
江山不今古,人物几登临。
云影埋荆树,风声快楚襟。
何须唤商女,白雪想遗音。
登郢州白雪楼
野迥乾坤阔,楼高岁月深。
江山不今古,人物几登临。
云影埋荆树,风声快楚襟。
何须唤商女,白雪想遗音。
注释:
- 野迥乾坤阔:形容天地广大,空旷无垠。
- 楼高岁月深:指楼上观景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深远。
- 江山不今古:表达对自然景观恒久不变的感慨,强调无论古今,山河美景总是不变的。
- 人物几登临:表达了诗人多次登上高楼,观察或思考人生哲理,反映了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 云影埋荆树:通过描写云彩遮掩荆树的景象,暗示世事变幻莫测。
- 风声快楚襟:形容风吹拂着身体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激荡与不安。
- 何须唤商女:诗人认为没有必要让歌妓唱歌,因为歌声无法传达真正的情感和意境。
- 白雪想遗音:通过想象中的音乐,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喧嚣的超然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登郢州白雪楼”为题,描绘了诗人在高处远眺时的所见所感。从诗句“野迥乾坤阔,楼高岁月深”可以看出,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视野开阔,感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广阔。而“江山不今古,人物几登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不变风景的感慨,以及自己多次登临高楼的经历,这些经历让他有了更深的人生体悟。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云影埋荆树,风声快楚襟”,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的景色与人的心境联系起来。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最后两句“何须唤商女,白雪想遗音”,则是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一种态度。他认为艺术不应该被商业化的声音所干扰,而是要追求更高、更纯粹的艺术境界。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独到理解和追求。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