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趋湘水,公归问锡山。
惜时为俗累,欠往拜师颜。
不复亲温厉,畴其念险艰。
莫持鸡炙去,老泪不胜潸。
诗句解释与译文:
- 忆昨趋湘水,公归问锡山。 - “忆昨”指的是回忆过去的时光,“趋湘水”可能意味着在湖南的某个地方或因为某些原因前往湘水边,“公归”指某人归来(尤端明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亲戚)。“公归问锡山”意味着朋友归来询问作者的近况。
- 译文:回想起过去,我前往湘水边,你回来向我询问我的近况。
- 惜时为俗累,欠往拜师颜。 - “惜时”表示珍惜时间,“为俗累”可能表示因世俗之事感到劳累或困扰,“欠往拜师颜”中的“拜师”可能指的是向某人学习或请教,“颜”可能是指老师或师父。
- 译文:遗憾的是,时间被世俗的事情所拖累,未能及时向你请教学习。
- 不复亲温厉,畴其念险艰。 - “不复亲温厉”中的“亲温厉”可能是一种比喻手法,表示不再亲近和温暖,“温厉”可能是指温暖和严厉的品质或态度。“畴其念险艰”中的“畴”意为思考,“险艰”指困难和危险。
- 译文:已经不再能和你亲密无间,思念那些艰难困苦的时刻。
- 莫持鸡炙去,老泪不胜潸。 - “莫持鸡炙去”中的“鸡炙”可能指食物,特别是鸡肉烤制的食物,“去”表示离开或带走。“老泪不胜潸”中的“潸”意为眼泪流下的样子。
- 译文:请不要携带那鸡炙去,因为我的老泪已经无法自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及自己情感状态的诗歌。通过回忆与友人的交往、感叹时间的流逝、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诗人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过往时光的珍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湘水”、“锡山”、“暖厉”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体上,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