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阑干目送间,山容如我亦苍颜。
恍思戏马登吴会,拟逐飞鸿度汉关。
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江山。
天公幸自无风雨,一笑黄花分也悭。
注释:
-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重阳节登泰山。
- 徙倚阑干目送间:徘徊着登上高高的栏杆。
- 山容如我亦苍颜:山的容貌如同我的容颜一样苍老。
- 恍思戏马登吴会,拟逐飞鸿度汉关:恍惚地思念起当年戏马台的情景,想要像那飞翔的大雁一样渡过黄河进入汉关。
- 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江山:看到周围的草木也在感叹岁月的流逝,而古今不变的只有这片江山。
- 天公幸自无风雨,一笑黄花分也悭:感谢苍天没有风雨,让这黄菊在风中摇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登临益昌锦屏山的怀古感今之作。全诗以“登”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诗人在重阳佳节之际,选择登临益昌锦屏山。这座山因其秀美而著称,诗人在此眺望远方,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他的面容和这座山一样,都显得苍老,仿佛在感叹岁月的无情。
诗人在山上徘徊,目光投向远方,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曾经游玩过的地方,那些地方如今已经面目全非了。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大雁一样,渡过黄河进入汉关,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这种无奈和感慨,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诗人看到周围的草木都在感叹岁月的流逝,而古今不变的只有这片江山。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他也感谢苍天没有风雨,让黄菊在风中摇曳,这种淡然的态度也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以登高为线索,通过对山川、草木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他以山水为背景,以历史为镜,以自然为友,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