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西陂好,澄波共夕阳。
戏鱼来有晕,惊鹜去无行。
荇叶疏犹碧,兰苕老更香。
裴回归鞅晚,并为似沧浪。

【解析】

此诗写秋日西陂景色,意境清丽,笔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写景小诗。“岁晏”,即年末。“好”,指美好。“戏鱼”,指游动的鱼。“晕”,指鱼鳞上的银光。“惊鹜”,即惊飞的水鸟。“兰苕”,长茎草,这里借指芦苇丛。“归鞅”是说裴归,即裴休。“沧浪”即沧海,这里指大海。“为”,犹言“于”。

【答案】

译文:

年关已过,西陂水色格外澄明,夕阳映照在波上,更添了几分妩媚。游动的鱼来时仿佛带了一片银光,惊飞的水鸟去后也无迹可寻。荇叶虽然疏落稀疏,依然保持着碧绿的颜色;而老去的芦苇却更显清香。裴归晚归,两人一起泛舟湖上,仿若在沧浪之中。赏析:

全诗以写景为主,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西陂秋景图。首联写西陂之美景,“岁晏”二字点明时节,写出了西陂水色之美。“澄波共夕阳”一句,既写出水面的清澈,又写出了夕阳的余辉。

颔联中,“戏鱼”“惊鹜”两句,描写了水中的鱼儿与水鸟的动态,生动形象。“戏鱼”一词,既写出鱼儿在水里游戏的状态,又有“游丝”之意,写出了鱼儿在水中游动时的轻盈姿态。“惊骛”一词,既写出了水禽被惊动后惊慌失措的情景,又有“飞鸟”之意,写出了水禽被惊动后振翅疾飞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鱼儿与水鸟的动态描写,写出了西陂水色的明净和西陂景色的优美。

颈联中,“荇叶”两句,描绘了西陂的植物景象,写出了西陂景色的宁静和美丽。“荇叶疏犹碧”,既写出了荷叶与荇菜等水生植物的绿色,又写出了它们稀疏、疏落的特点。“兰苕老更香”一句,既写出了芦苇的香气,又写出了它的生长过程。

“裴归”两字,既写出了裴归的归来,又写出了裴归晚归的场景。“沧浪”,这里指大海。“为”,犹言“于”。“并为似沧浪”一句,既写出了裴归与诗人一同泛舟湖上的愉悦心情,又写出了他们在湖上泛舟时如在沧浪之中的感觉。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西陂的景色描绘得如画一般,让人仿佛置身于西陂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