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傍夕楼明,娟娟底有情。
眉纤斗蛾出,钩曲误鱼惊。
欲暗犹衔岫,将斜更上楹。
刀头君自晚,莫枉桂初生。

诗句输出

稍傍夕楼明,娟娟底有情。
眉纤斗蛾出,钩曲误鱼惊。
欲暗犹衔岫,将斜更上楹。
刀头君自晚,莫枉桂初生。

译文输出

新月缓缓靠近傍晚的高楼,显得明亮又充满情感。
月亮像细眉一样勾画着娥眉,斗蛾般的眉毛从天际划过。
它的光芒让鱼儿误以为是危险的钩子,惊恐地逃离。
它似乎想要在天边消失,却更靠近了山峦,映衬着山峰的线条。
它仿佛是夜晚的刀刃,你我应当在深夜中珍惜美好时光。

注释及赏析

  • 稍傍夕楼明:夕阳下,新月逐渐靠近高楼,其明亮和光辉映照出来的景象。
  • 娟娟底有情:形容新月的美丽动人,如同一位有着柔情的眼神。
  • 眉纤斗蛾出:用“斗蛾”形容新月如女子眉毛般纤细,斗转蛾飞,形象生动。
  • 钩曲误鱼惊:新月的轮廓像弯曲的鱼钩,使水中的鱼儿感到惊慌失措。
  • 欲暗犹衔岫:暗示新月即将消失在山间,但仍然带着柔和的光晕。
  • 将斜更上楹:新月已经倾斜向上,与建筑物的横梁形成对比。
  • 刀头君自晚:比喻新月如刀锋般锐利而珍贵,提醒我们在夜晚欣赏时不要错过。
  • 莫枉桂初生:告诫人们在夜晚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应珍惜新月带来的美景。

这首诗通过对新月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宋庠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