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旬风雨逼清明,柳色天高雪絮轻。
冷落介推藏火月,寂寥潘令种花城。
军中踏鞠人穿域,门外吹篪客诧饧。
今日太官还直具,多年私邸隔朝缨。
清明
前旬风雨逼清明,柳色天高雪絮轻。
冷落介推藏火月,寂寥潘令种花城。
军中踏鞠人穿域,门外吹篪客诧饧。
今日太官还直具,多年私邸隔朝缨。
注释:
清明:清明节,古代传统节日,在阳历的4月5日到7日之间。
前旬:十天之前。
风雨逼清明:指清明前的天气,风和雨都很大。
柳色天高雪絮轻:形容春天的景象。柳色是指柳树新绿的颜色,天高则表示天空很高很晴朗,雪絮是指飘落的雪花像柳絮一样轻。
冷落介推藏火月: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忠臣,他在晋文公执政期间,因为不满而离开朝廷隐居在山中。这里的“介推”指的是晋文公的大臣介之推(字子推)。他们两人都有隐居的典故,所以在这里用他们来形容隐士的生活。
寂寞潘令种花城:潘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字,他在洛阳时曾种花为乐。这里的“花城”指的是洛阳这个美丽的城市。
军中踏鞠人穿域:踏鞠是一种古代的球类游戏。这里的“穿域”可能意味着军队中的士兵们穿着军装在球场上奔跑的样子。
门外吹篪客诧饧:篪是一种古代乐器,吹奏时的声音很好听。这里的“讶饧”可能是指人们对美食的赞叹。也可能是“诧饧”是“讶”的误写。
今日太官还直具:太官是皇帝的厨师长,负责准备皇帝的膳食。这里的“还直具”表示太官们正在准备食物给皇帝吃。
多年私邸隔朝缨:私邸是指私人住宅,朝缨是古代的一种头饰,由丝绸制成。这里的“隔朝缨”可能表示多年的生活与朝政的距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前两句通过写天气和植物来表达春天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描述隐士和诗人的生活状态来反映社会的不同阶层和生活方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皇帝的膳食和宫廷生活的赞美。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明时节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