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朱夫子,处世无戚欣。
渊明不可见,幸哉有斯人。
奈何不苟合,进用苦无因。
夫子于此道,妙处固已臻。
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
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
第恨隔千里,无由往卜邻。
安得缩地杖,一到建溪滨。
我爱朱夫子,处世无戚欣。
渊明不可见,幸哉有斯人。
奈何不苟合,进用苦无因。
夫子于此道,妙处固已臻。
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
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
第恨隔千里,无由往卜邻。
安得缩地杖,一到建溪滨。
注释:我爱朱夫子,即对朱先生的喜爱之情;处在世间却无忧愁,是说处世态度乐观积极;渊明不可见,即陶渊明无法见到(因为陶渊明已于东晋末年去世),幸哉有斯人是庆幸有这样一位贤哲之人;奈何不苟合,即为何不能迎合世俗的权贵而升官;进用苦无因,即如何能获得升迁的机会而有所作为;夫子与此道,即以这样的方法来研究学问;妙处固已臻,是说这种方法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尚欲传后学,即还希望将这种学问传承给后人;顾我景慕久,即自己长久以来一直景仰和崇拜他;愿见亦良勤,即希望能够看到他并表达出自己的敬意和渴望;第恨隔千里,即遗憾的是距离相隔甚远,无法亲自相见;无由往卜邻,即没有合适的机会去拜访他;安得缩地杖,即如果能拥有一个能使自己瞬间移动到他身边的方法就好了;一见建溪滨,即希望能有幸在建溪河边与他相见。赏析:这首诗是对朱元晦的赞颂之词。诗人通过对其生活、思想、学问、品格等方面的赞美,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慕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对朱元晦的崇敬和期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