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凉,秋夜凉,碧天如水涵月光。空堂耿耿不成寐,起坐拔剑歌慨慷。
罢金樽,还独酌,试一停杯问寥廓。此身此世竟如何,摇摇惊燕巢风幕。
伊昔我生适太平,岂信中原有甲兵。扬鞭走马长安市,美人如玉酒如渑。
可惜太平留不住,一旦风尘沓回互。谁知年少乐游场,翻作敌人争战处。
烽火照天光夺日,杀气腾空暗如雾。皇家骨肉几千人,尽逐銮舆沙漠去。
回头宫阙成一空,惟有山河在如故。咄咄奸谀何误国,二十年来启边隙。
边隙已成犹自如,忍使吾民罹此极。哀哉吾民亦何辜,父子连年死锋镝。
兴言及此心胆寒,空对秋风泪横臆。泪横臆,宇宙回旋云失色。
我闻古亦有乱离,人道乱离今过昔。一人厌奔走,四海念休息。
如何廊庙土木人,安坐恬然有肉食。我今愿得上方斩马剑,尽取凶徒肆诛殛。
这首诗是明朝的杨慎所作,全诗共68句,每句7字,押韵严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译文:
秋夜凉,秋夜凉,碧空清澈如同明净的水映着月光。空堂中我坐立不安不能入睡,起身起身拔剑歌唱慷慨悲壮的歌曲。
放下金樽,独自饮酒,试一停杯问这苍茫的宇宙。此身此世到底如何?摇动惊扰了燕筑巢风幕。
昔日我生在太平之世,难道相信中原有战争的征伐。扬鞭走马长安市,美人如玉酒如渑。
可惜太平盛世留不住,一旦风云变幻回互斗争。谁知道年少时在游乐之地欢笑,现在却成了敌人争战的地方。
烽火照天光夺日,杀气腾空暗如雾。皇家骨肉几千人,都被逐出京城去沙漠。
回头看宫阙已空无一人,惟有山河依然如旧。咄咄怪事奸臣误国,二十年来启边隙。
边隙已经形成犹自如,不忍让百姓饱受此苦难。哀哉吾民无辜受难,父子连年死于战场。
兴言及此心胆寒,空对秋风泪满襟。泪水满胸,宇宙旋转云失色。
我听闻古代亦有乱离之苦,人道乱离如今过昔。一人厌奔走,四海念休息。
为何廊庙土木人为官,安坐恬然享受肉食俸禄。我今愿得上方斩马剑,尽取凶徒肆诛殛。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混乱、人民疾苦的深切感受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诗歌从“秋夜凉,秋夜凉”开始,以描写秋夜的宁静景象为铺垫,引出下文对于战乱带来的灾难。通过对比太平盛世与战乱时期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深同情。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秋夜凉”、“碧天如水”、“风幕”、“杀气腾空”,这些意象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如“一人厌奔走”,“万人逐鸾台”,将战争比作帝王的奔忙和人民的奔波,生动地描绘了战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续潘仲严秋夜叹》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