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古有四民。
惟儒最贵,但患非真。
诚能力学,进必有因。
傥或中辍,岂能为人。
【注释】:
- 士农工商:指中国古代的四个职业,即读书人、农民、工商业者。
- 但患非真:但担心自己学的不是真本领。
- 诚能力学:确实要努力学习。
- 进必有因:成功必定有原因。
- 傥(tǎng)或:或者。
- 岂能为人:怎么能做人呢?
- 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劝天公振作起来),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劝天公,要重新振作,不要局限于某种模式,要广开贤路,选拔各种类型的人才。
- 破釜沉舟(bà fǔ chén chuān):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次离开故乡,到外地求学,应该不是真正的美好时光。
-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 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么一个“愁”字了得):形容十分痛苦。
- 风萧萧兮易水寒(风声在易水边呼啸,寒冷如冬):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西。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壮士,原指英勇善战的人,这里指学生。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找啊找,四处寂静冷清,凄凄惨惨忧悲戚戚):形容作者思念家乡的孤独寂寞和悲伤心情。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等情形,怎能只用一个“愁”字来表达):形容作者思念家乡的孤独寂寞和悲伤心情。
- 梧桐更兼细雨(梧桐树又下着小雨):借景抒情,以雨点敲打梧桐树枝发出的声音,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我报路长嗟日暮(我要走的路很长,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表示作者对前途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归雁横秋水(大雁从空中飞过,横越秋天的水):借用大雁南归的景象,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尽吸西江水,为饮一斗酒(把西江的水都喝干了,才喝一斗酒):形容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 醉里挑灯看剑(醉眼朦胧中还挑着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夜不能寐,梦中听到军营号角声连连):描绘了作者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的情景。
- 八百里分麾下炙(把烤肉分给部下吃),五十弦翻塞外声(演奏出优美的音乐),沙场秋点兵(在沙场上检阅士兵):形容战争的激烈场景和士兵们的英勇奋战。
- 可怜白发生(可叹头发已白):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劝老天爷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种模式,要广开贤路,选拔各种类型的人才):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
-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项羽决心一战定胜负,最终战胜了强大的秦国):形容作者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决心。
- 直挂云帆济沧海(高高的桅杆挂着船帆冲向茫茫大海):比喻志向远大,勇往直前。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离开家乡前往京城应试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才选拔制度的担忧。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