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田家,所仰黍稷。
要当早夜,勤于种植。
惰而自安,不稼不穑。
岁云暮矣,何由足食。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
士农工商,古有四民。惟儒最贵,但患非真。诚能力学,进必有因。傥或中辍,岂能为人。
譬如田家,所仰黍稷。要当早夜,勤于种植。惰而自安,不稼不穑。岁云暮矣,何由足食。
注释:
- 士农工商:指古代社会四个主要阶层,即士人、农民、工匠和商人。
- 惟儒最贵:认为儒家学者最为尊贵,因为其学问深厚。
- 但患非真:担心自己学习不真诚,无法真正掌握知识。
- 诚能力学:强调真诚地学习是进步的必要条件。
- 傥或中辍:假设中途放弃。
- 岂无秀民:难道没有优秀的人才?
- 生而清穆:形容人的品德清高。
- 亦既从师:已经拜师学习。
- 亦既穷经:已经钻研过各种经典书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设问,展现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诗中以“田家”比喻学者,强调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保持勤奋的态度。诗中提到的“黍稷”,象征着农业的重要性,借此提醒学者们,作为知识分子,也应承担起培养后代的责任。最后两句通过反问,表达了对未能坚持学习的人的批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吴芾通过这首诗,不仅勉励了当地的学者,也传达了一种对知识追求的坚定信念。整首诗简洁明了,用词准确,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教化意味的劝学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