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
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
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
深可蟠厚壤,峭疑接冥鸿。
云軿去路存,丹鼎遗迹空。
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
升龙扳矫矫,飞凤鸣噰噰。
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
星移婺女间,凤驾析木东。
到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
万事皆氛埃,一气归鸿蒙。
遐哉上圣道,貌与元化同。
金简奠至诚,玉书铭代工。
功成解冠剑,栖息期此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全诗如下:
题仙都山
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
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
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
深可蟠厚壤,峭疑接冥鸿。
云軿去路存,丹鼎遗迹空。
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
升龙扳矫矫,飞凤鸣噰噰。
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
星移婺女间,凤驾析木东。
到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
万事皆氛埃,一气归鸿蒙。
遐哉上圣道,貌与元化同。
金简奠至诚,玉书铭代工。
功成解冠剑,栖息期此中。
注释:
- 岩岩仙都山 - 描述仙都山的雄伟和险峻。
- 肃肃黄帝宫 - 黄帝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皇帝,这里指代仙都山之古老神圣。
- 巨石临广泽 - 描述了仙都山上的岩石巨大,靠近广阔的湖泊或河流。
- 千仞凌高穹 - 形容山峰极高,如同直插云霄。
- 肇当融结初 - “肇”意为开始,“融结”可能指天象变化、宇宙形成之意。
- 全得造化功 - 完全体现了天地之间的自然造化之力。
- 深可蟠厚壤 - 形容山势深深,足以容纳丰富的土地。
- 峭疑接冥鸿 - 形容山壁陡峭,如同连接天际的巨鸟般高远。
- 云軿去路存 - “云軿”是古代传说中一种神仙乘坐的云彩所化的车辆。
- 丹鼎遗迹空 - 曾经有人在此修炼,但现在已经无迹可寻了。
- 抽润草心碧 - “抽润”可能是指汲取灵气滋润大地。
- 敷香莲叶红 -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纯洁和美好,这里用来形容山色美丽。
- 升龙扳矫矫 - 形容山势如飞龙般矫健。
- 飞凤鸣噰噰 - 比喻山峰的声音如凤凰般悦耳。
- 我集仙署 - 我在这里聚集,象征着对修仙之地的向往。
- 尝比瀛洲雄 - 瀛洲是一个传说中的岛屿名称,这里用来比喻仙境之壮美。
- 星移婺女间 - 婺女星是二十八宿之一,这里可能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
- 凤驾析木东 - 凤是祥瑞的象征,这里可能指凤凰驾着车子向东行进。
- 到觉毛骨爽 - 到达目的地后,感到身心都清爽舒适。
- 坐如羽翼冲 - 形容飞行时的姿态轻盈自如。
- 万里皆氛埃 - 所有的地方都被云雾尘埃覆盖。
- 一气归鸿蒙 - 一切归于原始的元气之中。
- 遐哉上圣道 - 赞美仙都山的神奇之道。
- 貌与元化同 - 形容其与大道的完美合一。
- 金简奠至诚 - “奠”意为放置,金简代表至高无上的诚意。
- 玉书铭代工 - “玉书”是美好的文字,“铭代工”意味着铭记并实践其中的智慧和教诲。
- 功成解冠剑 - 成功之后可以脱下官帽和剑,享受闲适的生活。
- 栖息期此中 - 选择在此地安家,度过余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仙都山的壮丽景观以及诗人对此地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眼中仙都山的宏伟与神秘。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和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慨。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