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微月小庭西,月下幽人影自随。
赖有寒梅伴愁绝,一枝清艳耿疏篱。
【注释】
娟娟:皎洁的样子;微月:淡淡的月亮,这里指月光;小庭西:庭院的西边;月下幽人:在月光下独自徘徊的人;自随:自己跟随着。
赖有寒梅伴愁绝:因为有梅花陪伴着,忧愁可以解除;一枝清艳耿疏篱:梅花是一朵清雅鲜艳的花,独自生长在疏落的篱笆上。
【赏析】
这是一首赏月诗。诗人在月下独步,欣赏着皎洁的明月,同时也欣赏着月下的寒梅,这寒梅伴着诗人的忧愁。最后两句说,因为有了梅花的陪伴,所以诗人心中的愁绪才得以解脱。
“娟娟微月小庭西”,首句点出了时间、地点和环境,即在一个月光明亮而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行走在庭院的西边。这个环境营造了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月下幽人影自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月下漫步的情景。这里,“幽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独自一人在月下漫步,身影随着月光而移动。这种描写既展示了诗人孤独的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赖有寒梅伴愁绝,一枝清艳耿疏篱”是这首诗的第二句。这里,“寒梅”是诗人所赞美的对象,它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诗人之所以选择寒梅作为陪伴的对象,可能是因为寒梅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宁静与清新的感觉,有助于驱散诗人心中的愁绪。而“一枝清艳耿疏篱”则进一步描绘了寒梅的外貌和姿态。这里的“清艳”形容寒梅的颜色鲜明且美丽,而“耿疏篱”则表示寒梅独自生长在疏落的篱笆上,形象地展现了寒梅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在月下漫步时的情感体验。通过描述月下景色和感受,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