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涧环山麓,高低满百家。
途穷疏骑气,县古听蜂衙。
书倩云中雁,歌烦水底蛙。
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
【注释】
通山县:位于湖北南部。朱元晦:人名。
碧涧环山麓(碧涧:清幽的山涧。环:环绕,回旋。)
高低满百家:(高低:高低不平;百家:指众多的人家。)
途穷疏骑气:(途穷:路途遥远。疏:宽松、松散。骑:骑马。)
县古听蜂衙:(县古:古旧的县城。蜂衙:蜜蜂的巢穴,喻为官舍。)
书倩云中雁:(书信:托付信使捎去。倩:请托,请求。云中:云中鹄,即天鹅。)
歌烦水底蛙:(歌声:声音扰动水中的青蛙。烦:烦扰。)
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阳和:暖热的阳光。随分:随其自便,任凭如何。)
赏析:
《通山县寄朱元晦》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以“通山县寄朱元晦”为题,描绘了作者在通山县与友人相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碧涧环山麓”,描绘了通山县的自然景色,碧绿的山涧环抱着山麓,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接着,诗人以“高低满百家”形容村落的规模之大和居民之众多,展现出通山县的繁荣景象。
二句“途穷疏骑气”,表达了诗人离别之时的心情。由于距离远,道路崎岖,使得诗人感到疲惫不堪,心情也变得沮丧起来。
三、四、五、六句分别描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三个场景:一是在古旧的县城里听到蜜蜂忙碌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官场的喧嚣;二是在书信中请信使代为转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三是在水底听到青蛙的鸣叫声,仿佛在提醒着诗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心态。
最后一句“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性描绘。阳光普照大地,无论在哪里都能享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美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