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当年谪九江,高怀往往寓篇章。
多言世上风波恶,不似闲中气味长。
千载声名虽莫及,一时踪迹偶相望。
若容俗驾追遗矩,待看南山结草堂。
注释:
居士当年被贬到九江,高远的心怀常常寄托在诗文中。
世上的风波总是令人厌恶,不像闲适的生活让人感觉愉快。
千年声名虽然不及他,但一时的踪迹却偶然相逢。
如果允许世俗的车辆追随他的遗风,我期待看他们一起修建草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之作,作者为宋代诗人苏轼。诗中的“乐天”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这首诗是苏轼在庐山居住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首联“居士当年谪九江,高怀往往寓篇章。”意思是说,白居易曾因为政治原因被贬到九江,但他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情怀,经常将自己的诗文写下来。
颔联“多言世上风波恶,不似闲中气味长。”意思是说,白居易在被贬期间,面对世间的风波和政治斗争,总是保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这些并不能改变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的追求。这里的“风波”是指世间的政治风波,而“闲中”则是指白居易的闲适生活。
颈联“千载声名虽莫及,一时踪迹偶相望。”意思是说,即使白居易一生的名声已经达到了千年之久,但他的足迹却只在庐山短暂停留过。这里表达了苏轼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白居易的怀念之情。
尾联“若容俗驾追遗矩,待看南山结草堂。”意思是说,如果白居易能够容忍世俗的眼光来追随他的风格,那么苏轼也愿意效仿他,在南山上修建一座草堂。这里的“俗驾”指的是世俗的眼光,而“遗矩”则是白居易的一种风格,即以简驭繁,以少胜多。
整首诗通过对比白居易的一生与苏轼自己的生活,展现了两位诗人之间的友谊和尊重。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苏轼对白居易的怀念之情和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