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
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
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
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疏梅几着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作答。“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这两句是写诗人登城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荒城”点出荒凉之境,“重感嗟”写出诗人的感慨之情。“十年”表明时间之久,“行客”指游子或在外漂泊的人,点明自己的身份和心境。“倦思家”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这两句写诗人在城中所看到的自然景物。“渚田”、“庭树”都指城外的田野和庭院中的景物。“无来雁”“少宿鸦”是说天气寒冷,很少有来去的雁鸟和栖息的乌鸦。这两句既描写了城外的自然景物,又暗含着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悲和年华已逝之意。
“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这两句是写诗人在城中所做的事。“废读”是说读书中断;“停赊”是说饮酒中断。“长废读”和“久停赊”都是因为“多病”。诗人在城里无事可做,只好读书写字,以消磨时光,而饮酒则因身体有病,只能暂停,不能畅饮。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疏梅几着花。”这两句是写诗人在城中所期待的事情:春天来临,阳光温暖,他与友人约定一起赏梅。“寻初约”,说明诗人盼望与朋友相会的心情。“探疏梅”,即观赏梅花。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希望和期盼之情。
【答案】
示例一
偶成
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
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
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
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疏梅几着花。
译文:
傍晚登上城墙眺望荒凉的城池令人感到惆怅,十年来的飘泊生活让人厌倦思念故乡。
城外的稻田稀疏不生稻谷,没有飞来大雁;庭院中的树木萧瑟,很少有栖宿的鸟儿。
因身体多病,不能经常读书,只能在空闲时勉强写一点东西;也因为生病不能喝酒,常常欠账赊酒。
什么时候天暖和的时候才能像当年一样与你一同赏梅花呢?
赏析:“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
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作者登高而望,眼前所见是一片荒凉景象。“荒城”二字点出了荒凉之境,“重感嗟”三字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十年”表明时间之久,“行客”指游子或在外漂泊的人,点明自己的身份和心境。“倦思家”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第二句紧承上文而来,写诗人登城远眺时的所见。面对眼前荒凉的景色,诗人不禁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荒城”,是说荒凉之城,“重感嗟”,是说重叹荒城之荒凉。这两句写诗人登城远眺时的所见。“荒城”点出荒凉之境,“重感嗟”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十年”表明时间之久,“行客”指游子或在外漂泊的人,点明自己的身份和心境。“倦思家”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第三四句写诗人在城中所看到的自然景物。“渚田”、“庭树”都指城外的田野和庭院中的景物。“无来雁”“少宿鸦”是说天气寒冷,很少有来去的雁鸟和栖息的乌鸦。这两句既描写了城外的自然景物,又暗含着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悲和年华已逝之意。
第五六句写诗人在城中所做的事。“废读”是说读书中断;“停赊”是说饮酒中断。“长废读”和“久停赊”都是因为“多病”。诗人在城里无事可做,只好读书写字,以消磨时光,而饮酒则因身体有病,只能暂停,不能畅饮。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第七八句写诗人在城中所期待的事情:春天来临,阳光温暖,他与友人约定一起赏梅。“寻初约”说明诗人盼望与朋友相会的心情, “探疏梅”即观赏梅花,这是两人当年常做的雅事,也是他们友谊的象征,因此诗人十分期待能与老友重温旧事,一同赏梅,共度美好时光。
第九十句写诗人在城中所期待的事情:春天来临,阳光温暖,他与友人约定一起赏梅。“寻初约”说明诗人盼望与朋友相会的心情, “探疏梅”即观赏梅花,这是两人当年常做的雅事,也是他们友谊的象征,因此诗人十分期待能与老友重温旧事,一同赏梅,共度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