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不行乘桴浮,赴河蹈海成今游。
春归应到岭北树,日出先照天南楼。
【注释】
登楼三首:指《登金陵凤凰台二首》,这是作者在唐肃宗至德年间被贬为巫州刺史时所作。“道之不行”、“乘桴浮”、“赴河蹈海”都是比喻,意谓自己虽然有志于施展才能,但受到种种阻挠,无法实现理想;“春归应到岭北树”和“日出先照天南楼”都以景写情,表达对国事的忧虑。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唐肃宗至德年间被贬为巫州刺史时所创作的组诗。诗人借登楼远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风格苍劲雄浑。
第一句:“道之不行”,意思是说自己的志向和主张得不到实行。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有报国立功的志愿和打算,但却因朝廷政治腐败而不得施展。
第二句:“乘桴浮”,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的话,意谓孔子在鲁国遭到季氏诽谤之后,曾乘着木筏渡过黄河逃往晋国,这里比喻自己虽想投奔朝廷,却遭拒绝。
第三句:“赴河蹈海成今游”,意谓即使像孔子那样去投奔朝廷,也还是不能实现。
第四句:“春归应到岭北树”,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我就像那些岭北的树木一样,依然屹立不倒。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不被任用,也要坚守自己的节操。
第五句:“日出先照天南楼”,意思是说,太阳一出来,它的光芒就会照耀整个天空,而自己就像那高高的楼宇一样,屹立不动,毫不动摇。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朝廷怎样迫害自己,我都会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毫不退缩。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登楼远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炼,意境开阔深远,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