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白石烂,故开北山路。
所向虽似殊,吾真得孤屿。
容与水上云,娑罗月中树。
胜意已自适,何必方舟渡。

【注释】

开北山:指在北边山中寻找白石。

白石烂:即白石,白色的石头,这里指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所向:所到之处。殊:不同。

孤屿:独木立于江中的小岛。

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水云:水上的云彩。

娑罗:梵语saroti,一种树木,又名娑婆树。

胜意:美好的情趣、兴趣。

方舟:船,这里指船渡。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作者在北山寻访了白石洞之后,又来到江边的一个小岛上,观赏了水上云和月中树的美丽景色。他陶醉在这美好的自然风光之中,感到心旷神怡,因此不再乘船过江,而是选择在岛上徜徉。全诗以白石为线索,通过描写寻访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寻幽探奇的兴致。首句写“寻”,次句说“开”,三句说“殊”,四句说“得”,五句写“容与”,六句写“娑罗”,七句写“胜意”,八句写“舟”。

说明寻访的目的。第二句承上启下,说在寻访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白石洞。第三句转折,说尽管白石洞已经找到,但还须继续寻找才能到达目的地。第四句写寻访的结果,表明终于找到了白石洞。第五句用拟人化手法,将白石洞比作一位孤独的岛屿,突出其与众不同的特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白石洞的喜爱之情。第六句是全篇的关键所在,写在白石洞中欣赏到了美妙绝伦的自然风景。第七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景象的美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向往和追求。第八句写诗人在白石洞中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最后决定不继续前行,而是选择留在岛上享受这难得的好时光。整首诗通过描绘寻访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