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崖绝巘与天通,汗漫烟霞谢世笼。
耸起浮图山突兀,自然衙石玉青葱。
古人兴废千年上,游客登临一啸中。
谁为燕然愧班窦,弧城羁据亦铭功。
【注释】
盘崖绝巘:盘曲的山崖,陡峭的山峰。
汗漫:无边际。烟霞:云烟和彩霞。
谢世笼:摆脱世俗。
浮图:即佛塔,佛教建筑的一种。衙石:指寺院中的台阶石。
玉青葱:形容玉石的颜色青翠、明净。
千年上:指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这里泛指历代英雄豪杰。
燕然:地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杭爱山西北有燕然山,为匈奴所建。班、窦:均为人名。
弧城:古地名,今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羁据:拘捕、囚禁。
铭功:刻功于碑上。
【赏析】
施正臣在《圣果寺》中曾写过:“登临览眺好风光,圣果名园胜景长”。此诗便是作者重游圣果寺时作,与前首诗同咏圣果寺的美景,内容上没有变化,只是从写景转向了写情。
首句“盘崖绝巘与天通”,是说圣果寺的景色高耸入云,好像与天上相通一般。“绝巘”即绝壁,用来形容山之高峻;“盘崖”,意即山崖曲折盘旋;“通”,与“通天”同义,表示极高的意思。诗人用夸张手法,描绘出圣果寺高踞绝壁之上的雄姿,表现了其气势之高、景色之美。
二句“汗漫烟霞谢世笼”,是说烟雾缭绕的山峦,像被世俗的尘网所束缚。“汗漫”,指虚无飘渺,无边无际。“烟霞”,是自然景象。“谢世笼”,比喻脱去世俗的羁绊或束缚。这两句把圣果寺的景色写得更富有诗意。
三句“耸起浮图山突兀”,是说这座高耸的佛塔,犹如山一样突兀地耸立在那里。“耸起”,形容建筑物高大挺拔的样子,这里用来修饰佛塔,突出佛塔的高耸。“浮图”,梵语Buddha(佛)的音译,意即佛塔。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后,便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佛塔作为佛的舍利和经文的存放处,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宋时期,佛塔的建筑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著名的佛塔有山西五台山大智塔等。宋代以后,佛塔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以杭州西湖边的六和塔最为著名。
四句“自然衙石玉青葱”,是说天然形成的台阶石头,就像晶莹剔透的玉石一样青翠欲滴。“衙石”,指寺庙中台阶上的石头;“衙”,原意是衙门,后来引申为官府、官署之意,这里用作台阶的代称。“玉青葱”,形容石头的颜色青翠明亮。
五句“古人兴废千年上,游客登临一啸中”,是说自古以来,许多英雄豪杰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在这里兴亡,而我们这些游客则登上这座山,发出一声长啸。“千年上”,泛指历史长河中的千年岁月;“兴废”,指兴盛与衰败;“啸中”,指发出长啸的声音。这两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体验,流露出诗人豪迈的情怀。
六句“谁为燕然愧班、窦,弧城羁据亦铭功”,是说谁能比得上班超和窦宪这两位将军,他们曾经在弧城南门下马,并在那里留下了不朽的业绩呢?“燕然”,指今天的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西侧的杭爱山,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游牧民族——匈奴族所建的一座要塞。传说班超曾在这里大破北单于,并刻石纪功。“弧城”,指现在的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郊的乌拉古城遗址。这里原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的乌垒国所在地,因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故又称“丝道”。东汉初年,班超曾在此屯田驻军,并筑有土城防御匈奴。窦宪也曾经在这里修筑过城池,并留下过不少记载。这两句是说,那些在边疆戍守疆场的英雄们,他们的业绩也同样应该被铭记在心。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圣果寺以及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