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剡溪游,道人亦相遇。
重来十岁馀,颜色宛如故。
顾我病衰早,鬓毛已苍然。
乃知世上荣,讵若山中闲。
道人家东都,问胡不归北。
北方多风尘,素衣化为黑。
斯言吾所信,吾志亦江湖。
潇洒会稽守,平生欣莫如。
君恩容苟安,顾奉三年计。
幸尔数到城,闲谈北方事。
赠剡县桃源宫王道士
我昔剡溪游,道人亦相遇。
重来十岁馀,颜色宛如故。
顾我病衰早,鬓毛已苍然。
乃知世上荣,讵若山中闲。
道人家东都,问胡不归北。
北方多风尘,素衣化为黑。
斯言吾所信,吾志亦江湖。
潇洒会稽守,平生欣莫如。
君恩容苟安,顾奉三年计。
幸尔数到城,闲谈北方事。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王道士的赠诗之作。
- 王道士是剡县(今浙江上虞)人,他居住在剡县的桃源宫。
- 王道士曾经在剡溪上游玩,与白居易相遇。
- 时隔十年有余,王道士的容貌仍然像以前一样。
- 王道士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头发已经变白了。
- 王道士感慨世间荣华富贵,不如山中的清闲自在。
- 王道士询问白居易为什么不回东都洛阳,而是留在剡县。
- 王道士认为北方的风沙和尘土太多,所以把自己的白衣染成黑色。
- 王道士坚信白居易的信念,即自己的志向也在江湖之中。
- 王道士潇洒自如地担任了会稽郡的官职,感到十分欣慰。
- 王道士感激皇帝的恩宠,暂时在会稽郡安心生活,并计算了为期三年的期限。
- 王道士幸运地多次来到城池,闲暇时谈论北方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赠给剡县桃源宫王道士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王道士的赞美和敬意。
首联“我昔剡溪游,道人亦相遇。”描绘了诗人与王道士初次相遇的情境,两人在剡溪上游玩过,彼此相识。
颔联“重来十岁馀,颜色宛如故。”进一步描绘了他们重逢的情景,时间过去了十多年,但他们的容貌依然像原来一样美好。
颈联“顾我病衰早,鬓毛已苍然。”则是从自身的角度看问题,感叹自己的衰老和鬓毛的斑白。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对自己岁月流逝的无奈。
尾联“乃知世上荣,讵若山中闲。”则是对王道士的赞扬。诗人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只有山林中的清闲才是人生真正追求的目标。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王道士的对话和交流,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为王道士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