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何时了,盈虚只足伤。

谁能一刻静,大胜百年忙。

反己求中帝,逢时说外王。

纷纷徒藉藉,踽踽亦凉凉。

【注释】

  1. 方壶:古代传说中盛水的玉器,比喻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2. 生死何时了:指生死的循环何时能够结束。
  3. 盈虚:形容事物的盈亏变化。
  4. 足伤:足以伤害或损害。
  5. 谁能一刻静:意指在纷扰的世界中,谁能够保持片刻的宁静?
  6. 大胜百年忙:意味着忙碌胜过了百年。
  7. 反己求中帝:意在反省自我,寻找内心真正的目标和信仰。
  8. 逢时说外王:在合适的时代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9. 纷纷徒藉藉:形容众多而杂乱无章的状态。
  10. 踽踽亦凉凉:孤独寂寞的感觉,同时也有凉风透骨的寒冷之意。

【译文】
生与死的问题何时能有个了结,世间万物的盈虚变化也足以令人伤心。
谁能在纷扰中保持片刻的宁静,胜过那些终日劳碌百事繁忙之人。
反躬自问,寻求内心的真正追求和目标,找到那个指引自己前行的力量来源。
在适当的时机展现自己的才能与抱负,但世事纷乱如潮水一般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尽管人们各自忙碌却都是徒劳,因为每个人都只是孤独地行走着。
即便在这冷清的时刻,也能体会到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寒冷。

【赏析】
本诗通过对生与死的思考、对人生忙碌状态的批判以及对个人修养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使得诗歌含义深刻且引人深思。通过对比生死、忙碌等概念,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透露出一种哲理性与深邃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探索的渴望和对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