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四百有馀岁,俱称分曹与挂冠。
天地至仁难补报,林泉幽致许盘桓。
花朝月夕随时乐,雪鬓霜髯满座寒。
若也睢阳为故事,何妨列向画图看。

【注释】

五老:指五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四百有馀岁:言其年高。

分曹:谓分职,即分班、分工。挂冠:指辞去官职。

天地至仁难补报:天地之恩大如天,难以补偿。

林泉:山野的泉石。

花朝月夕:指良辰美景。

雪鬓霜髯:白发苍苍,两鬓如霜。

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南,为宋元佑年间张方平任守臣时所筑城。

何妨:何须;何必。列向:陈列在;展示于。画图:图画。看:观赏。

【赏析】

《睢阳五老图》,又名《五老图》。此诗题下自注:“张方平,睢阳人,以直谏去官,后知陈州,卒谥文忠。”张方平(1008—1067),字次公,睢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仕三朝,累迁尚书右丞、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侍中。他为人耿直不阿,多次上书批评皇帝的过失,因而被贬谪外任,终致忧愤而死。这首诗是作者在张方平死后所作,借对“五老”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张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首联写五人年龄已高,都称道他们退休之后的生活。这里用了“四人”一词,可能是由于后人把其他四老也称作“五老”,才误用为“五人”。

颔联写张五老的人格和情操,说天地的恩惠广大无边,难以全部报答;他的山林幽深雅致,值得我流连忘返。这两句诗,既是对张五老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归隐生活的向往。

颈联写张五老生活情趣。张五老在人生暮年,仍然像春天的花一样鲜艳美丽;头发白了,胡须长了,满座宾客为之动容。

尾联写自己对张五老的景仰。张五老是我敬重的人,如果睢阳这个地方能成为张五老的事迹的见证,我为什么不能将它绘制成图画来欣赏呢?

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感情真挚深厚。它表现了作者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晚年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