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笔健与文豪,尤爱南山县咏高。
欲使英辞长润石,每逢佳句即挥毫。
清如韶濩谐音律,逸似鸾皇振羽毛。
羲献有灵应怅望,当时不见此风骚。
诗句释义
莆田笔健与文豪:这里的“莆田”是指地名,而“笔健”则可能指的是书写时笔力强健,表现出书法的力量和力度。同时提及的“文豪”则表明诗人不仅技艺高超,也擅长文学创作。
尤爱南山县咏高:“南山县”是宋代的一个地名,“咏高”可能意味着对这个地方的山水风光或自然景观的赞美。
欲使英辞长润石:这里“长润”形容文字流畅、细腻如石,而“英辞”则指言辞优美、富有才华。
每逢佳句即挥毫:“挥毫”是写作时挥舞毛笔的动作,“佳句”则指美好的句子或词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每当遇到好的句子就立刻动手写作。
清如韶濩谐音律:韶濩(sháohuò)是古代的一种音乐,这里用来形容诗歌的音乐美感,如同音律般清晰悦耳。
逸似鸾皇振羽毛:鸾皇(luán huáng)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这里用来比喻诗文中的超凡脱俗和自由奔放的风格。
羲献有灵应怅望:羲献(xīxiàn)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位书法家或画家,这里提到他们的灵魂似乎在看到这首诗作时有所感应。
当时不见此风骚:风骚(fēngsāo)在这里可能指文学上的风雅和才情,诗人感叹在当时未能见到如此具有才华和魅力的文风。
译文
在莆田,我的笔力强健,我是一位文豪,尤其喜爱南山区的风景,那里的山高水长。我希望能写出充满英气和韵味的文字,每当遇到美妙的句子就立刻挥动笔杆。我的作品清新如韶濩,韵律和谐,自由奔放,就像鸾皇展翅翱翔。如果我的前辈们还在世,他们一定会为我的才华所震撼。遗憾的是,在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文风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莆田的书写体验和创作激情,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笔健”、“南山县咏高”、“韶濩谐音律”、“鸾皇振羽毛”,这些词汇都极具画面感和表现力,使得整首诗显得既有深度又有感染力。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自己的作品与前辈的成就,表达了对历史文风的怀念和对当前文坛现状的不满。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作者的创作过程和感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