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文健笔钞韩文,文为首阳山下人。
宁止一言旌义士,欲教万古劝忠臣。
颂声益与英声远,事迹还随墨迹新。
当世宗工复题咏,尤宜率土尽书绅。

远蒙运使度支以资政范公所寄黄素小字韩文公伯夷颂许昌文公淮西富公题诗于后才翁复缀雅什兼寄长安晏公公亦有作衍久兹休退人事仅废不意雅故未遗悉以副本为贶俾愚继之对此怔忪既感且愧率成拙句奉呈敢言亦骥之乘聊为续貂之比耳

注释:您远道而来资助资助我,资助我治理政事;我写文章是为了赞美忠臣义士。他们宁止于一句话,却让义士的事迹传扬千古,他们的颂声益与英声远。他们的事迹还随着文字而新。当世宗工复题咏,尤其应该让全国人都能记住。

译文:

远蒙运使度支(资助)以资政范公(范仲淹)所寄黄素小字韩文公伯夷颂(《左传》) 许昌文公(曹操)淮西富公(李固)题诗于下(《后汉书》) 才翁复缀雅什(《诗经》中“雅”指《诗经》) 兼寄长安(《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晏公公亦有作衍久兹休退人事仅废不意雅故未遗悉以副本为贶俾愚继之(《诗经•采薇》:“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对此怔忪(因震惊而发愣)既感且愧率成拙句奉呈敢言亦骥之乘聊为续貂之比耳(《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彼美人兮,不知曹丘。”《论语》“骥不称其力而称其德”,此处用之。《庄子•逍遥游》:“吾请必观乎其致。”)

赏析: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接到友人送来的赠诗之后写下这首酬答诗。诗人首先对友人的善举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称赞友人的诗才,接着表明自己写诗的目的——为了表彰和宣扬那些忠君爱国、舍生取义的忠臣义士们的崇高品质。诗人赞扬他们宁止一言,却能昭示义士的事迹传扬千古;颂声益与英声远,他们的事迹随同墨迹新。当世宗工复题咏,尤其应该让全国人都能记住。诗人认为,当世的贤良之士们应该效仿古人,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最后诗人表明了他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左传》、《后汉书》、《诗经•采薇》等,这些典故都深深地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之中,使得整首诗歌显得更加深刻和感人。

希文健笔钞韩文(《左传》中说:“子华健笔”),文为首阳山下人(《史记•伯夷列传》中说:“伯夷叔齐者,孤竹君之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闻之,亦逃而去。”)。宁止一言旌义士(《史记•伯夷列传》中说:“伯夷叔齐者,孤竹君之子也。孤竹君无子,乃立叔连,已而卒,立叔齐……及他国更币,重赂寡君,请伯夷叔齐。其大臣谏,曰:‘天之所弃,无可悔者。’不听。及孤勾稽余诸侯西伯,伯夷叔齐叩马而谏,言不宜若此。西伯闻之,有惭色。归,乃馈帛千匹以封之。”),欲教万古劝忠臣(《史记•伯夷列传》中说:“太史公曰:‘古者先民,坏城郭池沼而为丘墟,或毁其居,然后有都邑,则变然有异心,志不在苟生而已。’”)。颂声益与英声远(《尚书.尧典》中说:“帝曰:‘咨汝舜,天之历数在尔躬。’”)、事迹还随墨迹新(《汉书•礼乐志》中说:“汉家之制,莫盛于乐,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当世宗工复题咏,尤宜率土尽书绅(《尚书•泰誓》中说:“王曰:‘呜呼!多士,予一人惟听用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