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公顷岁守滁阳,题记苍颜入醉乡。
贤宰特将刊古篆,旧碑不免弃山梁。
轩楹别构如安屏,笔札难通似面墙。
异口智仙来辇坐,退蒙从此谢声光。

【诗句】

篆书醉翁亭记石刻

欧公岁守滁阳,题记苍颜入醉乡。

贤宰特将刊古篆,旧碑不免弃山梁。

轩楹别构如安屏,笔札难通似面墙。

异口智仙来辇坐,退蒙从此谢声光。

【译文】
欧公每年守在滁阳,写下苍颜入醉乡的题记。
贤能的宰相特地用古篆刻下文字,旧有的碑文难免被抛弃到山梁上。
楼阁轩窗各自独立,就像屏风一样;书写时字迹难以辨认,如同面对墙壁一样。
众人的智慧仿佛神仙降临,皇帝乘坐辇车来到这里;我因此感到羞耻,从此不再夸耀自己的声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欧公(苏轼)的文章,通过描绘欧公在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的生活和工作情景,表达了他对滁州的热爱和对欧公的敬仰之情。

首句“欧公岁守滁阳”,直接点明诗人所要赞美的对象——欧公,同时也表明了诗的主题是赞颂欧公。这里的“岁守”指的是欧公每年都在滁州居住,而“滁阳”则是滁州的别称。

第二句“题记苍颜入醉乡”,描述了欧公在滁州的生活状态。这里使用了“苍颜”来形容欧公的面容,暗示他的年岁已经很大,但依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态度,仿佛进入了醉乡一般。这既反映了欧公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诗人对他的敬意。

第三句“贤宰特将刊古篆”,则进一步描绘了欧公在工作中的严谨态度。他特意用古篆刻下文字,说明他在处理政务时非常注重文化传承与历史尊重。这也体现了欧公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接下来的两句“旧碑不免弃山梁”,“轩楹别构如安屏”分别从建筑和书法两个角度描述了欧公的工作成果。其中“旧碑不免弃山梁”意味着在欧公的治理下,原本被抛弃的旧碑得到了重新利用,展现出了新的价值。而“轩楹别构如安屏”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为官署建筑增添了新意,使之更加美观、实用。这两联都体现了欧公在治理地方时的用心良苦和智慧才华。

最后两句“异口智仙来辇坐,退蒙从此谢声光”则进一步表达了欧公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这里使用了“异口智仙来辇坐”来形容欧公的智慧像神仙降临一样,使得皇帝亲自驾临他的办公地点。而“退蒙从此谢声光”则表达了诗人因欧公的成就而感到羞愧,从而不再夸耀自己的声名。这既表现了欧公的高超政治才能,也展示了诗人对欧公的由衷敬意和谦逊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欧公在滁州生活的描绘和对其治理成就的赞美,展现了欧公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欧公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不足之处的反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