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 “蜀道登天”比喻进入四川的道路艰难险阻,“一杯送”意味着李正之即将启程时,用一杯酒来送别。“绣衣行客”指的是李正之作为朝廷使者的身份。这句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遗憾和不舍,同时感叹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多病,难以承受离别的痛苦。“惊”在这里可能表示震惊或担忧,“东北看”和“西南草”分别指向东和向西看,暗示了李正之将要面对的挑战和责任。最后一句“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中的“如椽笔”形容李正之手中的权力如同椽木般沉重,他要用这份力量去帮助和成就君王的大事。
  1.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 “儿女泪”这里可能代指妻子或其他亲人的眼泪,但李正之不愿让它们滴落,而是希望他们坚强面对未来。“荆楚路”指的是前往荆州(今属湖北)的路,“吾能说”表示有能力讲述这段旅程。接下来,李正之期待着新诗的创作,可能是关于旅途的见闻或者对未来的展望。“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这两句描述的是长江三峡的景象,以及夜晚在铜陵(今属安徽)的路上看到的月亮。而“正梅花、万里雪深时”,则描绘了一个寒冬中梅花绽放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1. 赏析:
    这首诗是李清照为丈夫李正之即将入蜀任职所作的送别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夫妻情谊和对未来的期许。特别是结尾处的梅花意象,不仅象征着坚韧和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丈夫远行的期望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