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着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诗句】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着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满江红:词牌名,此处指词的内容。
- 湖海平生:泛指长期生活在江湖和海洋之中的人。
- 苍髯如戟:形容老者的胡须又长又黑,如同用戟一样挺拔。
- 闻道是:听闻。
- 君王着意:君王特别注重或重视的意思。
- 长安:古都城,这里指代朝廷所在地。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可能指皇帝的使者。
- 蔗庵:一种竹子,这里可能是指作者住所附近的某种植物。
- 松竹:两种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的植物。
- 别离愁:离别的忧愁。
- 杯中物:比喻忧愁或烦恼像酒一样能够消解或暂时忘却。
赏析
这首《满江红》以送别友人郑舜举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友人被召入京的感慨及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望与祝福。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开篇即点出词人一生的经历和成就,表明自己曾经在江湖和海洋中度过一生,且有不凡的成就。其中“苍髯如戟”形象地描述了他的胡须既浓密又挺拔,如同用戟一样威武。
“闻道是、君王着意,太平长策。”通过“闻道”一词引入了对政治的关注,提到君王特别注重或重视的策略。这反映了词人在面对国家大事时,依然保持着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
“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这里的“此老”指的是词人本人,他曾经作为军队中的高级将领,带领十万军队征战,而首都长安则位于国家的中心位置,象征着权力的中心。这种表述既表达了词人的英勇和豪迈,也显示了他对国家安定的贡献。
“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这句话使用了神话中的凤凰和诏书,暗示着皇命降临,催促着词人回归京城。这种描绘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车马路,儿童泣。”接下来转向了离别的场景,车马大道上孩子们哭泣,反映了离别之痛以及人们对故人的不舍。
“风雨暗,旌旗湿。”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情景,旌旗因雨水变得湿润。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离别的氛围,也可能隐喻着词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提到了梅花和杨柳在春天的消息,春风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季节和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这里的“消息”可能指的是新的机遇或希望。
“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他劝告人们不要追忆过去的欢声笑语,因为现在的环境已经不再适合那样的生活。同时,他感叹松竹失去了往日的颜色,象征着失去生机和活力。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最后的疑问表达了对于人世间是否还有人能够理解和同情离别之苦的疑惑,将离愁比作饮酒之物。这是一种反问,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