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甚年来可作诗,奈何人老又春归。
流莺不忍花离披,啼到黄昏犹自啼。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自省和感慨时光流逝的诗作。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因甚年来可作诗:为何近年来能吟咏诗歌?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前能够创作诗歌这一能力的反思,可能暗示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的写作状态发生了变化。
  1. 奈何人老又春归:然而岁月已逝,春天再次来临。
  • 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春归意味着季节的循环,也象征着生命的有限。
  1. 流莺不忍花离披:流莺不忍心看着花儿被风吹散。
  • 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鸟儿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花凋谢的不舍。
  1. 啼到黄昏犹自啼:直到黄昏时分,鸟儿的啼鸣声仍在不停。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鸟儿至深夜仍不疲倦地啼唱的情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持续。
  1. 桃李无言莺有辞:桃花和李花虽然没有言语,但鸟儿却有它们独特的言辞来表达。
  • 这句诗通过“桃李无言”和“莺有辞”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界中生物与人类语言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也是一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作品。

《自问二首·因甚年来可作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美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