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阖庐凌楚岁,戊辰勾践破吴时。
正如当日乘虚事,三十四年人不知。

吴越吟二首

乙未阖庐凌楚岁,戊辰勾践破吴时。

正如当日乘虚事,三十四年人不知。

注释:

  1. 乙未年:即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是吴国国王孙皓在位的时间。
  2. 戊辰年:即宋徽宗崇宁二年,是吴王夫差在位的时间。
  3. 阖庐: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即夫差的父亲。
  4. 凌楚岁:指阖庐在公元前514年征服楚国的一年。
  5. 勾践: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即夫差的孙子,后来成为越王。
  6. 破吴时:指勾践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吴国的历史事件。
  7. 乘虚事:利用吴国空虚的机会,进行军事行动。
  8. 人不知:意思是在长达三十四年的时间里,世人都不知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吴国的灭亡和越国的崛起,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国家的兴衰。诗中的“乙未”、“戊辰”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个是吴国强盛的时代,另一个则是越国崛起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这两个时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中的“正如当日乘虚事,三十四年人不知”一句,更是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